九在第12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草茅學古期致君,以額扣閽九虎嗔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竭陸宣公祠
- 勝心擾擾雙蝸角,畏路巖巖九虎關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移家寄諸丈
- 濤奔浪駭恣神怪,驚起蒼龍九淵蟄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題陳所翁為葉半隱作全龍邀同賦
- 入山魑魅尚窺林,鑄鼎空銷九牧金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夜坐
- 鶴使每傳三島信,鳳書頻送九霞衣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太平觀
- 昂頭突出翠濤中,跪足橫蹯九泉脈,當心一搭莓苔黑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龜石
- 岸芷洲蘭俱可薦,新聲翻入九歌詞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辭二妃廟
- 我思天地靈長之氣十二萬九千六百年,然后運窮劫盡蕩而為灰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憫日歌(弘治丙辰,七十歲作)
- 殘月已沉三國恨,亂云初散九疑愁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楚江秋晚二首題陳味芝所藏燕龍圖畫卷(成化
- 月繞旌旗千嶂靜,風傳鈴柝九溪寒。 -- 出自明·王守仁·謁伏波廟
- 吳楚江分雙白發,軒轅宮近九垂旒。 -- 出自明·汪道昆·九龍潭
- 仙種北來初識面,臨風拚醉九霞觴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周德章駙馬府賞海棠
- 今月應將古月同,古人今在九泉中。 -- 出自明·王恭·望秋月
- 喝日退避雷師吼,兩腳踏破九州九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夜雨狂歌答沈二
- 西山蚤擅三明譽,東淛真成九老游。 -- 出自宋·蔡向·題張子正觀察溪風亭
- 回首六千馀里外,驚心四十九年非。 -- 出自宋·蔡淵·初度謾成
- 吾聞海中之山名黛輿,公纮九野水所輸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和翟忠惠游焦山
- 明年春風紫宸仗,遙對清光九天上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送范道卿赴省試
- 雖煩綠野諸公領,誰到青山九鎖中。 -- 出自宋·陳垵留·大滌洞天留題
- 歲月消磨百年后,音容間絕九泉新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書楊舜韶詩后
- 西鄰隱霧有約鼨,欲化龍虎九霄翀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和林叔己詠福壽林塘韻謝楊守舉狀
- 就中此會難暫忘,一年兩經九月九。 -- 出自宋·陳絳·登高
- 扶起斁倫千古痛,喚醒忠魄九原悲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挽雷尚書喪歸二首
- 可人可人與游辟,出門實繁九千跖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金谷客
- 青牛紫氣關河咫,大鵬風斯九萬里,回首蓬萊淺清水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御風行送武夷道人謝疊山
- 獨無桃實三千歲,更有鵬扶九萬風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和葉宋英三絕句
- 同向天巖最上游,詩翁來見九螭頭。 -- 出自宋·陳謹·游玉巖
- 石怪自留千載跡,泥蟠難駐九天心。 -- 出自宋·陳玨·蛻龍洞
- 蒼蘚斕斑雙鯉石,寒泉澄湛九龍塘。 -- 出自宋·陳孟陽·答清江錢大尹問合皂山中景
- 連宵清雨洗炎光,六月渾如九月涼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六月禱衍山劍鐔得雨
- 已登椿柏七旬算,終錫花釵九樹妝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挽傅仲斐生母李氏
- 一別清涼十二秋,仙翁已作九霄游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往桐城會傅侍郎葬次蘇教思恭韻
- 聞君欲作三山客,且約先銜九日杯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約潘瓜山劉學錄登高
- 小閣崢嶸山四傍,清溪來作九霞觴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和崇安壁間
- 喚起神龍百里來,中腸一夜九縈回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延平六月祈雨感應賡林堂長韻
- 田里三年兩旱乾,茅檐十室九饑寒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初到南康示諸邑令
- 折柳正當三日暮,泛舟深約九秋馀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送趙國開赴崇安丞
- 若把此身常似病,分明四十九年非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和傳巖叟病中見寄
- 更乞為時推此意,要令宵旰九重寬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和趙忠州園亭落成宴客三首·自為堂
- 向來同識春山面,猶有蒼蒼九節藤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翠屏峰
- 要學騎蟾主簿仙,休官直上九華巔。 -- 出自宋·陳巖·王季文書堂
- 十五年前會五羊,都門再別九年強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韶石使君年丈扁舟我於松桂林敬哦小詩留為一
- 玉樹庭前雙使節,金花天上九恩綸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信國魯夫人挽詩二首
- 投機已發千鈞弩,速化仍資九轉舟。 -- 出自宋·陳宗遠·代壽某帥二首
- 藥臼空遺千載名,丹成人向九天行。 -- 出自宋·程元岳·觀黃山仙人藥臼
- 歸來閶闔門四敞,更展經綸九天上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春風行為判府韓郎中壽
- 清堅閱世千年久,正直持身九節長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鐵拄杖次韻答趙侍郎
- 故國之思既九年矣,寄之以九思,竊比于君子也。 -- 出自明·鄧氏·金陵九思
- 憑闌只恐西風起,吹上青冥九萬程。 -- 出自宋·鄧柞·新嶺庵
- 陋容樵悴煩躬筆,待結錢唐九老朋。 -- 出自宋·刁約·過溪口廣慈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