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10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宮門一鎖不復啟,雖有九陌無塵埃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感春五首
- 為想三春狹斜路,莫辭九折邛關道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
- 陽德重重在初四,不須九日是重陽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賀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十首
- 石上菖蒲鐵作須,寸根九節許清臞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過長峰逕遇雨,遣悶十絕句
- 不惜孤身輕一葉,坐令九鼎重千鈞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劉德修殿院直閣將漕潼川二首
- 一言半語到金石,四海九州成弟兄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劉德修殿院直閣將漕潼川二首
- 袖中一卷經濟策,天關九虎叫不應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劉覺之皈蜀
- 相見灣中悶人死,一灣九步十縈回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初六日過鄱陽湖入相見灣
- 史君領取六花來,一夜九天開玉闕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賀胡守寺正禱雪響應
- 千篙百棹力都竭,十里九磯船正愁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回望黃巢磯之險,心悸久之
- 比身管樂兒時態,已翻九河洗我肝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贈蜀中相士范思齊往全州見萬先之教授
- 一眼苕花十里明,忽疑九月雪中行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歸自豫章,復過西山
- 未應萬言直杯水,向來九虎守天關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和賀升卿云庵升卿瓽上書北闕既歸,去歲寄此
- 誰把流觴借詩老,天生九曲一水渠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寄題喻叔奇國傅郎中園亭二十六詠曲水
- 胸中八索貯奇古,筆下九河走風雨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已亥正月二日送李伯和提干歸豫章
- 藏冰窨子山之幽,鑱透九地山鬼愁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走筆謝張功父送似酴醾
- 既非古風胡,無乃近鴉九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說劍
- 哥舒開府設高宴,八珍九醞當前頭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·西涼伎
- 天高萬里看不精,帝在九重聲不徹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山枇杷
- 有鳥有鳥真白鶴,飛上九霄云漠漠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有鳥二十章
- 金麟噴香煙龍蟠,玉燈九枝青闌干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夜宴曲
- 頗亦契三三,未省計九九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溫伯夜坐。今日忽得舍弟到杭消息,喜見
- 乖氣肆行傷好春,十家九空寒螿呻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民病春疫作詩憫之
- 作者七人茅瘴地,肅霜九月菊殘天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逍遙樓席上贈張邦達教授,張癸未省闈門生也
- 行當侍紫極,槐棘位三九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再次韻呈宗偉、溫伯
- 今宵里,三更皓月,愁斷九回腸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滿庭芳·花撲鞭梢
- 書賣八分通字學,丹燒九轉定人年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贈太清盧道士
- 街西無數閑游處,不似九華仙觀中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九華觀看花
- 小婦十年啼夜織,行人九月憶寒衣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疲兵篇
- 明朝早弄燈前月,瀲滟九霞碧藕折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古樂府
- 人生不如意,十事恒八九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用明發不寐有懷二人為韻寄李秉彝德叟
- 卻來觀世間,冬後數九九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贈嗣直弟頌十首
- 交州雞肋安足貪,漢開九郡勞臣監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謝公定征南謠
- 彷佛兮夢與神遇,顧瞻九泉兮豈其可作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悼往
- 冷官國北門,會面始八九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錢一杲卿
- 昭陵仁心及蟲蟻,百蠻九譯覘天光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西禪聽戴道士彈琴
- 十二月牛,百戶椎肥醉九州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長短星歌
- 不生甘泉銅池邊,一莖九葉媚神天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芝贊
- 今時此事久索漠,吾恐九原公可作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思賢
- 九日龍山霜露凝,龍川九日氣如烝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閏九月重九與父老小飲四絕
- 白菊長先黃菊開,年年九日泛新醅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白菊
- 似聞錢重薪炭輕,今年九九不難數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冬至日作
- 昔我過嵩陽,秋高日重九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送遲赴登封丞
- 露浥初英,早遺恨、參差九日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滿江紅·露浥初英
- 波濤怒起接云氣,不向九霄行雨來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毗陵天慶觀畫龍自題姑蘇羽士李懷仁醉筆詩呈
- 特將此酒噀為霖,四海九州同一醉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京口喜雨樓落成呈史固叔侍郎
- 叔世去籀法,十鼓迷八九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穎語次楊廉夫進士古聲韻
- 憑高無以辨青紅,四海九州同一覽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雪中次韻答劉提舉
- 廬山根盤幾百里,屏風九疊開畫圖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廬山行送行
- 振綺堂中萬軸書,乾嘉九野有誰如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6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