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1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九原英魄誰能作,規略千條殆可尋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讀范龍閣五丈奏議三絕
- 九關守不嚴,失卻兩玉龍。 -- 出自宋·孫伯溫·游麻姑山瀑布泉
- 九韶鳳舞當雙闕,萬燭龍趨護六飛。 -- 出自宋·孫固·上元日駕幸太乙宮燒香
- 九疑生接境,曾此按薰弦。 -- 出自宋·孫抗·南華洞
- 九州皆有山鎮兮,職方氏獨先會稽。 -- 出自宋·孫因·越問·封疆
- 九重憂民深,時節苦未易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送臺州沈虞卿使君入朝
- 九日仍良宴,三年記此亭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九日偕同寮至破山還飲誓清亭是日上雨尋霽自
- 九秩童顏在,三朝寵渥稠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汪克之給事母程夫人
- 九陌塵中一笑看,肯隨風月倒遙山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和答黃時舉貢士獻黃草布
- 九流清似鏡,一坐凜生風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送蘇贊府梵滿秩
- 九原疑不瞑,諸子更加共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莫子晉丈
- 九原那可作,千里坐悲吟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沈叔晦國錄
- 九疊峰頭一道泉,分明來處與云連。 -- 出自宋·湯巾·以廬山三疊泉寧張宗瑞
- 九遷徒有命,一戰不成功。 -- 出自宋·湯雷奮·輓謝疊山
- 九原誰可作,千載或如生。 -- 出自宋·唐詢·華亭十詠·三女崗
- 九原邈已遠,遺范悲空堂。 -- 出自宋·唐仲友·難老堂吳居厚為祖母作張子昭劉文叔史直翁賦
- 九疑呼不起,愁絕暮云深。 -- 出自宋·汪韶·讀史
- 九州落編簡,愁來得眺望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奉和族祖紫嚴翁謾興十首
- 九州骨豈皆黃坯,百歲人誰盡白頭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曹主簿涇自卜壽藏追范石湖韻謹依虛谷使君例
- 九折乍驚身出險,三聲獨似耳聞猿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余于汪推官別墅睹壁間蜀道山水欲賦未能一夕
- 九州托庇陰功大,六字加封寵渥頻。 -- 出自宋·汪遠猷·題昭明廟
- 九章列秀銅章美,百里春風墨綬榮。 -- 出自宋·汪真·輓送縣令歸葬四明
- 九鎖松門夜不關,蓬萊分境到塵寰。 -- 出自宋·王伯淮·呈德厚宮主先生
- 九華門外柳三丈,蕭相樓前松十尋。 -- 出自宋·王鞏·過池陽
- 九霄是路榮雖極,三接承恩出每遲。 -- 出自宋·王溥·詩一首
- 九重天闕夢掉臂,黃雞白酒鄰舍恩。 -- 出自宋·王欽若·句
- 九祖生天蒙帝渥,只緣一子入仙鄉。 -- 出自宋·王慶升·入道詩十九首
- 九轉金丹九月圓,木金胎旺好安禪。 -- 出自宋·王慶升·入道詩十九首
- 九原如可作,公瑾笑吾曹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廬江道中二首
- 九日登高是故常,只今何事負年芳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九日途中有感一首
- 九原寂寞不可作,一水縈回或在茲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蘭亭一首
- 九摺湍溪九摺山,玉簪羅帶互回環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題武夷沖佑觀一首
- 九重黼坐盤盂固,四海蒼生奠枕安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寧考神御奉安原廟
- 九家分派流愈遠,緯纖紛紛非所及。 -- 出自宋·王文孫·和答劉習之見贈
- 九折更徐驅,前有覆軌在。 -- 出自宋·王淹·吾兄文夫宦游天臺余將官於江左不勝感離之情
- 九日籬邊花未透,中秋雨霽月新涼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問訊吉父六首
- 九月南州菊未黃,年年長待飽經霜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陳粹中再約重陽之集即不果赴以詩寄這二首
- 九龍獻宅金園貴,四眾添花寶范高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思徑山
- 九州方鎮節,萬里使華冠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曾侍郎挽章
- 九鼎不可覆,鼎覆人莫扛。 -- 出自宋·王應麟·鱉山
- 九關虎豹看勁敵,萬里鹍鵬竚劇談。 -- 出自宋·王正功·嘉泰改元桂林大比與計偕者十有一人九月十六
- 九月飛霜天地清,未央前殿燕簪纓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宮詞
- 九韶聲裹千秋曲,五色云中萬壽杯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宮詞
- 九鎖山深隱洞天,一峰柱聳現云巔。 -- 出自宋·王宗賢·九鎖山路口
- 九重不見饑民色,只看先生兩鬢間。 -- 出自宋·衛涇·別吳荊溪
- 九秋沆碭成功日,六轡光華初度時。 -- 出自宋·衛涇·為運使蔡國博壽二首
- 九轉凡成吞絳雪,霓旌縹緲升丹闕。 -- 出自宋·魏仲恭·題妙庭觀
- 九品朝中無勢援,五層山下有耕桑。 -- 出自宋·文德嵩·句
- 九鎖山扉元不閉,對閑詩句為誰吟。 -- 出自宋·聞九成·初入洞霄
- 九秋健羽橫空鶚,萬里威聲當道熊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哭趙信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