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1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九轉七返成大還,功高行滿起人寰,凌虛一舉三神山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短歌送范彥行
- 九日重分番直夜,六參便赴早期時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垂拱殿賜對蒙恩入省
- 九楹置榻從頹偃,百尺浮空遠濕蒸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和成李
- 九月天高客喜晴,籃輿因興度溪行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和范君武出郊
- 九月窮秋天欲霜,悲風烈烈吹我裳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出城
- 九衢方月曉,四野復霜晴。 -- 出自宋·李含章·相國寺晚鐘
- 九里松隊路,三天竺國山。 -- 出自宋·李茂之·侍家君詣洞霄宮道出天竺山紀興
- 九重聞之駭非常,急詔將士趨衡漳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贈陳承務
- 九轉既成丹灶冷,半池煙水浸桃花。 -- 出自宋·李稙·許南山許真人故居
- 九鼎燮調端有待,百花羞澀敢言芳。 -- 出自宋·梁克家·賦九月梅花
- 九死穹廬我未甘,后來勿使隴西慚,明時節義多傳述,柱下何人是老聃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挽方通判良翰
- 九月黃金蕊,千齡白玉卮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東宮生日六首·甲午
- 九簫鼓吹百物和,羽衣狼藉漁陽戈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丈人行答通平林簿
- 九嶺三江外,孤云片月村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楊嚴州母挽詞
- 九衢塵裹無停舟,君居陋巷不出游。 -- 出自宋·林之奇·聞徐師川自京師還豫章
- 九疑巉天古云埋,遙想帝子龍車回。 -- 出自宋·林之奇·滄洲亭懷古
- 九曲溪邊玉女峰,年年獨倚落花風。 -- 出自宋·劉邊·答彥修
- 九天宛轉云常在,萬象縱橫月不收。 -- 出自·劉方·玉虛觀
- 九歲奇童面圣顏,闔郡十人俱賜第。 -- 出自宋·劉名世·墨池發祥詩呈蔣教
- 九鎖相回環,群峰俱卓牽。 -- 出自宋·劉應子·游九鎖二首
- 九衢多雨后,庭下草痕新。 -- 出自宋·劉植·喜曹東畎遷大理寺簿
- 九支江匯欄干外,雙劍峰明霧靄中。 -- 出自宋·劉植·潯陽江樓
- 九十二人姓名具,陳績寶歷元年題。 -- 出自宋·劉贄·游后洞詩
- 九天飛墜水晶垂,不著人間一點埃。 -- 出自宋·留筠·水簾洞
- 九齡終帝夢,四海遏韶音。 -- 出自宋·留正·高宗皇帝挽詞
- 九成載舉簫韶奏,穆穆無兇合在今。 -- 出自宋·龍昌期·詠門
- 九夏日車冷,四時龍氣浮。 -- 出自宋·陸經·震山巖
- 九皋明月夜,跨一鶴赴仙都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減字木蘭花慢 滕王閣
- 九日秋懷惡,那禁暑氣隆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奉和子華秋懷四首
- 九轉丹成去,青山宰木春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挽貢仲章學士
- 九里河梁昔攜手,酒酣共折城南柳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送祝君晟之官昌化
- 九霄離海嶠,一息到天池。 -- 出自宋·呂溱·句
- 九溪漓水接瀟湘,萬壑千岸羅水旁。 -- 出自宋·呂源·和張洵蒙亭詩韻
- 九鎖瓊宮萃列仙,飄然別是一壺天。 -- 出自宋·呂奫·大滌洞天留題
- 九齡風味猶存否,莫向南華卻問禪。 -- 出自宋·呂祖儉·韶陽之遷道中呈汪時法
- 九原可起柳柳州,燕坐相與未始游。 -- 出自宋·呂祖儉·泛舟至竹洲
- 九州四海黃綿襖,誰似天公賜予均。 -- 出自宋·羅大經·黃綿襖
- 九日經年一再來,不妨吏隱遣懷開。 -- 出自宋·羅誘·和祖無擇九日登袁州宜春臺
- 九疑更在云深處,只恐天高不可攀。 -- 出自宋·馬大同·過九疑
- 九華境上曾親歷,五老峰前亦屢過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三山
- 九疑通舜野,八桂繞秦祠。 -- 出自宋·梅摯·昭潭十愛
- 九日把壽酒,時節無差池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希年初度老友王希宣扁舟遠訪夙誼甚厚貺以十
- 九霄地冷衣襟薄,五月山寒杖履遲。 -- 出自宋·倪思·過東林山
- 九關深處鎖仙家,縹緲清都定不遐。 -- 出自宋·倪允文·大滌洞天留題
- 九重扃錀極深嚴,一岫寬閑更瀟灑。 -- 出自宋·聶兼善·游洞霄
- 九曲溪山閑日月,萬年宮殿老煙霞。 -- 出自宋·聶鐵峰·寄題武夷
- 九雨當一晴,燥濕未應革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上帥漕閔雨十首
- 九華卻恐怨君王,誤我明年花柳喜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送曾無瑕改常州
- 九原如可作,愿賦百身詩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挽尤尚書二首
- 九峰嵯峨擁金碧,來游知費幾兩屐。 -- 出自·彭老·大滌洞天留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