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1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九旗云際出,萬騎谷中來。 -- 出自唐·袁暉·奉和圣制答張說扈從南出雀鼠谷之作
- 九九侍神仙,高高坐半天。 -- 出自唐·閻朝隱·奉和九日幸臨渭亭,登高應制得筵字
- 九山沉白日,二女泣滄洲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湘妃怨
- 九重門鎖禁城秋,月過南宮漸映樓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長安臥病秋夜言懷
- 九霄心在勞相問,四十年間豈足驚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酬幽居閑上人喜及第后見贈
- 九衢日暖樹蒼蒼,萬里吳人憶水鄉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長安早春言志
- 九江沉白日,二女泣滄洲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湘妃怨
- 九派春潮滿,孤帆暮雨低。 -- 出自唐·鄭錫·送客之江西
- 九清何日降仙霓,掩映荒祠路欲迷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玉女廟
- 九曲河冰半段來,嚴霜結出勁風裁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汴上觀(一本有河冰二字)
- 九衢春霽濕云凝,著地毿毿礙馬行。 -- 出自唐·孫魴·柳(十一首)
- 九轉風煙合,千年井灶馀。 -- 出自唐·韋渠牟·雜歌謠辭·步虛詞
- 九筵交玉幣,重屋近星辰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大饗明堂慶成詩
- 九衢車馬囂囂地,偶過禪房得暫間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普凈院避暑呈陸子履學士
- 九門日月蒙嘉氣,六殿衣冠繪睟顏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和章樞密景靈宮奉安列圣神御
- 九天應下階庭拜,萬蟄先驚漢地雷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元日呈原叔給事唐聊諫議
- 九霄汀鶴起,萬里檣烏快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白鷺亭
- 九流參廣宴,萬宇抃恩隆。 -- 出自唐·許敬宗·奉和九月九日應制
- 九重中葉啟,七日早春還。 -- 出自唐·宗楚客·奉和人日清暉閣宴群臣遇雪應制
- 九江杳無際,七澤紛相錯。 -- 出自唐·劉允濟·經廬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
- 九月九日望遙空,秋水秋天生夕風。 -- 出自唐·邵大震·九日登玄武山旅眺
- 九重樓閣半山霞,四望韶陽春未賒。 -- 出自唐·韋元旦·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宮應制
- 九皋獨唳方清切,五里驚群俄斷絕。 -- 出自唐·武三思·仙鶴篇
- 九韶從此驗,三月定應迷。 -- 出自唐·武三思·奉和宴小山池賦得溪字應制
- 九旗云布臨嵩室,萬騎星陳集潁川。 -- 出自唐·于季子·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
- 九陌連燈影,千門度月華。 -- 出自唐·郭利貞·上元
- 九皋千里,其聲不忒。 -- 出自唐·元希聲·贈皇甫侍御赴都八首
- 九醞傾鐘石,百獸協絲桐。 -- 出自唐·韋安石·梁王宅侍宴應制同用風字
- 九晨陪圣膳,萬歲奉承明。 -- 出自唐·竇希玠·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明字
- 九秋光順豫,重節霽良辰。 -- 出自唐·陸景初·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臣字
- 九日報仙家,三秋轉歲華。 -- 出自唐·趙彥伯·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花字
- 九月從時豫,三乘為法開。 -- 出自唐·李從遠·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
- 九衢皛耀浮埃盡,千品差池贄帛來。 -- 出自唐·劉庭琦·奉和圣制瑞雪篇
- 九圻行若砥,萬谷輾如川。 -- 出自唐·張嘉貞·奉和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應制
- 九派期方越,千鈞或所輕。 -- 出自唐·裴耀卿·敬酬張九齡當涂界留贈之作
- 九山方蕩潏,三考佇良材。 -- 出自唐·蕭穎士·羽山
- 九陌成泥海,千山盡濕云。 -- 出自唐·劉灣·對雨愁悶,寄錢大郎中
- 九成陳夏樂,三獻奉殷罍。 -- 出自唐·嚴維·奉和皇甫大夫祈雨應時雨降
- 九陌峰如墜,千門翠可團。 -- 出自唐·竇牟·望終南
- 九衢橫逝水,二室散浮云。 -- 出自唐·竇牟·秋日洛陽官舍寄上水部家兄
- 九重初啟鑰,三事正稱觴。 -- 出自唐·張叔良·長至日上公獻壽
- 九天初改火,萬井屬良辰。 -- 出自唐·史延·清明日賜百僚新火
- 九門傳曉漏,五夜候晨扃。 -- 出自唐·張少博·雪夜觀象闕待漏
- 九奏明初日,寥寥天地清。 -- 出自唐·陸贄·曉過南宮聞太常清樂
- 九原臨得水,雙足是重城。 -- 出自唐·楊憑·邊塞行
- 九江歸路遠,萬里客舟還。 -- 出自唐·楊凝·送客往洞庭
- 九重門更肅,五色詔初成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見寄
- 九拒危城下,蕭條送爾歸。 -- 出自唐·張南史·送司空十四北游宋州
- 九衢懽游尚故處,一日忽在終南峰。 -- 出自宋·尹洙·隨州聞劉易入終南山
- 九重侍從三明生,四紀乾坤一老臣。 -- 出自宋·元絳·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