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1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九龍寶地赤精宅,涌出宮殿壓風輪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同魯直無咎游啟圣
- 九江仙人棄家去,吳市不知身姓梅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蘇公武昌西山
- 九原誰與友,千載葬魚臣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鄧學士慎思挽詞
- 九江無波拍天浮,中有大靈背如丘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九江千歲龜歌贈無咎
- 九月江城霜氣清,旅人寒事略經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柯山雜詩四首
- 九牧何時官事了,三英聊喜故人逢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慎思貽二公誦詩
- 九寡奔亡一老姬,白頭蠻叟嬖西施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株林
- 九區克咸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
- 九章昔我斯逝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與弟清河云詩十章
- 九章祗承皇命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答賈謐詩十一章
- 九疑云動影,曠野竹成斑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湘川吊舜
- 九陌芳菲人競賞,此時心在別離中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酬李景章先輩
- 九歲能屬文,謁帝游明光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劉四
- 九霄特立紅鸞姿,萬仞孤生玉樹枝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劉四赴夏縣
- 九嶷日已暮,三湘云復愁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琴曲歌辭·湘夫人
- 九疑望斷幾千載,斑竹淚痕今更多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過湘妃廟
- 九城多好色,萬井半祥煙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春日奉獻圣壽無疆詞十首
- 九回紆白浪,一半在青天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同薛侍御登黎陽縣樓眺黃河
- 九陌華軒爭道路,一枝寒玉任煙霜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奉寄通州元九侍御
- 九疑山深幾千里,峰谷崎嶇人不到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宿無為觀
- 九疑千萬峰,嵺嵺天外青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登白云亭
- 九疑第二峰,其上有仙壇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登九疑第二峰
- 九州下視杳未旦,一半浮生皆夢中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登天壇夜見海日
- 九重城接天花界,三五秋生一夜風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月李舍人十兄遲明將至因話昨宵乘興聯句
- 九霄無詔下,何事觸清塵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無題(一作贈友人)
- 九重城外家書遠,百里洲前客棹還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泛楚江
- 九江連漲海,萬里任虛舟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落第后東游留別
- 九姓羌渾隨漢節,六州蕃落從戎鞍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送靈州田尚書
- 九陌塵埃千騎合,萬方臣妾一聲歡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八月初一駕幸延喜樓看冠帶降戎
- 九衢風景盡爭新,獨占天門近紫宸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天街
- 九衢行一匝,不敢入他門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冬夜酬范秘書(一作九衢春日酬范秘書)
- 九圍觀掌內,萬象閱眸前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岳州西城
- 九辨人猶擯,三秋雁始過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荊州亭入朝
- 九日重陽數,三秋萬實成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九日進茱萸山詩五首
- 九歌敘,萬舞翔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唐封泰山樂章·豫和六首
- 九河水壯龍狐出,十二城荒向鶴棲。 -- 出自清·顧炎武·過蘇祿東王墓
- 九原黃土英靈活,萬古青天霹靂飛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滿子權
- 九門無謁天旒邃,何惜長令仕為貧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王介甫
- 九龍銜火互相暖,稱有日職借不甘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冬陰寄滿子權
- 九門無直謁,千里去何為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送束徽之入京
- 九華峰最碧,相對舊柴門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贈九華李丹士
- 九日登臨有故常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定風波·九日登臨有故常
- 九州逢連雨,蕭蕭穩送秋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連雨書事
- 九衢行萬人,誰抱此懷勝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休日馬上
- 九折灣中萬斛舟,怪公隨處得心休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次韻宋主簿詩
- 九疊峰前遠法師,長安塵染坐禪衣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送善相僧超然歸廬山
- 九華詩句喧寰宇,細比真形伯仲間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友人惠石兩峰巉然取杜子美玉山高并兩峰寒之
- 九月風景好,節意滿天涯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賦三十韻與義拾余意
- 九惱從來是佛種,會如那律證圓通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目疾
- 九重十二門,一門四扇開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去不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