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1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九曲溪頭沖佑觀,清虛堂里有神仙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清虛堂
- 九江城里鄭天谷,許結焚香瀹茗緣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寄鄭天谷
- 九還七返魚游網,四諦三空兔入罝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呈萬菴十章·金丹
- 九重城里圣箭子,三百年來糞掃頭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鼓山超凡閣
- 九天高處風月冷,神仙肚里無閑愁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大道歌
- 九十日暑掃地去,滿懷汗珠尋已空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立秋有懷陳上舍
- 九轉內丹成也未,快騎白鶴去天衢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思微堂
- 九天星宿皆朝斗,人世曉雞渾未鳴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贈徐鐘頭
- 九竅可風壇墠暖,二時失火藥材枯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呈萬菴十章·爐鼎
- 九十歲時尸解日,時人猶見是童顏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贊歷代天師·第十七代諱順字仲字
- 九天無一夢,此道付晨星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江樓夜話
- 九里新人還。 -- 出自南北·鮑令暉·近代雜歌 潯陽樂
- 九司咸則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祀圜丘歌 皇夏
- 九州攸同禹跡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五聲調曲 羽調曲 三
- 九坂度龍鱗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詠畫屏風詩 二十
- 九河聞誓眾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謹贈司寇淮南公詩
- 九井對靈溪盛丹須竹節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至老子廟應詔詩
- 九成吹玉管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賦得鸞臺詩
- 九丹開石室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贈周處士詩
- 九州猶虎豹,四海未桑麻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古戍
- 九天玄女說兵法,風云鳥蛇掌上排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上云樂
- 九關虎豹森駭人,長跪陳辭閽不答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苦哉行
- 九曲黃河迎馬首,淼淼龍宮堆雪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送邵蘭雪歸吳門仍用前韻
- 九月驚風將落帽,半廊細雨時飄瓦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秋日經信陵君廟
- 九年面壁成空相,持錫歸來悔晤卿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本事詩
- 九關日巳遠,肝膽誰竟托?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耶婆提病中,末公見示新作,伏枕奉答,兼呈曠
- 九年面壁成空相,萬里歸來一病身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東來與慈親相會,忽感劉三、天梅去我萬里
- 九折東北流。 -- 出自魏晉·應玚·別詩
- 九仞為山爭一簣,同仇敢與億民期。 -- 出自·陳毅·“七七”五周年感懷
- 九月湖上別,北風秋雨寒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送陸擢
- 九門思諫議,萬里采風謠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崔拾遺峒江淮訪圖書
- 九疑深路繞山回,木落天清猿晝哀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將至道州寄李使君
- 九谷竟枯死,好云閑嵯峨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續古二十九首
- 九衢平如水,胡為涉崔嵬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宿島徑夷山舍
- 九十春光在何處,古人今人留不住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春歸去
- 九江春水闊,三峽暮云深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湓城贈別
- 九日菊花遲,茱萸卻早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感皇恩·九日菊花遲
- 九土雄師竟若何,未如良牧與天和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獻新安于尚書
- 九華天際碧嵯峨,無奈春來入夢何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別四明鐘尚書
- 九江連海一般深,未必船經廟下沈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將過湖南經馬當山廟因書三絕
- 九華山色真堪愛,留得高僧爾許年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醉書僧壁
- 九華道士渾如夢,猶向尊前笑揭天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贈崔道士
- 九州有路休為客,百歲無愁即是仙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亂后山居
- 九土如今盡用兵,短戈長戟困書生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亂后書事寄(一作呈)同志
- 九華山叟驚凡骨,同到蓬萊豈偶然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依韻次(一作酬)同年張曙先輩見寄之什
- 九華山叟心相許,不計官卑贈一篇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贈溧水(一作漣水)崔少府
- 九十日春都過了,尋常偶到江皋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臨江仙·九十日春都過了
- 九年西掖忝,五轉南宮頻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伏蒙十七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之
- 九歌傷澤畔,怨思徒刺促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數名詩
- 九年叨此地,回首倍相親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酬崔舍人閣老,冬至日宿直省中,奉簡兩掖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