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在第1個字的詩句
九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九衢言語亂入耳,三市塵沙瞇人目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京師觀音院新堂
- 九九是重陽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菩薩蠻·老人諳盡人間苦
- 九日江亭閑望,蠻樹繞,瘴云浮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沙塞子·萬里飄零南越
- 九曲河深凝底凍,張騫無處再乘槎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又賡張翼韻
- 九原那可作,空復想音塵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臧郎中挽歌二首
- 九河翻層空,入夜愈恣睢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八月十七日夜省直紀事呈同舍
- 九日古所重,負此時節佳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九月十一日夜雨宿營南園韓秉國寄酒兼見招以
- 九州貢甘旨,萬乘問晨昏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太皇太后挽歌詞二首
- 九垓同燠沐,萬物向蕃鮮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春貼子詞·皇帝閣六首
- 九日英僚集,千秋勝賞同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河陽王宣徽九日平嵩閣宴集
- 九列誰云非顯涂,人生已不負為儒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光祿王卿致仕歸荊
- 九言聞善教,一顧得虛聲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光頃為諸生嘗受經於錢丈學賦於張丈今乃叨忝
- 九日無花更無酒,便攜藜杖直相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興宗許菊久之未得
- 九微火樹垂垂滅,羅衣紛紛玉纓絕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楚宮行
- 九衢季冬月,風沙正慘黷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王書記以近詩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詩賡之·投
- 九衢足塵土,朱門多是非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醉眠亭
- 九幽仙子西山卷,讀了絳繩系又開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回施先輩見寄新詩二首
- 九河原曲直,百煉肯剛柔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送艾太仆六十韻(太仆以乙科為郎,論江陵起
- 九霞杯冷更□溫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鷓鴣天·彩舞萱衣喜氣新
- 九難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滿庭芳·偃屈霜青
- 九十花期能幾許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青玉案·落紅吹滿沙頭路
- 九點齊州,一杯滄海,半落天山雪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念奴嬌 欽叔欽用避兵太華絕頂,以書見招,
- 九萬里風安稅駕,云鵬悔不卑飛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臨江仙 留別郝和之
- 九山郁崢嶸,了不受陵跨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潁亭留別
- 九十日春花在手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惜分飛 戲王鼎玉同年
- 九疑山高猿夜啼,竹枝無聲墮殘露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湘夫人詠
- 九萬八千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慶云章
- 九宮探萬象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贈嚴倉曹乞推命錄
- 九疇咸敘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齊雩祭歌 世祖武皇帝
- 九逵密如繡,何異遠別離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阻雪連句遙贈和
- 九疇式序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三日侍宴曲水代人應詔詩 三
- 九河亙積岨。 -- 出自南北·謝朓·和蕭中庶直石頭詩
- 九流雖暫蔽,三柄豈相妨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
- 九衢漂杵已成川,塞上黃云戰馬閑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辛丑年
- 九霄岐路忙于火,肯戀斜陽守釣磯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題汧陽縣馬跑泉李學士別業
- 九重天子去蒙塵,御柳無情依舊春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立春日作
- 九重圣主方虛席,千里高堂尚倚門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夏初與侯補闕江南有約同泛淮汴西赴行朝莊…
- 九里橋西落照銜,櫻桃初熟鳥爭qian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六十
- ,九月盤中黃雀肥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九十
- 九華天上人知得,一夜風雷撼萬山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華陽吟三十首
- 九江風月嗟無主,孤月依然幾今古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琵琶行
- 九曲江頭飛白雪,崑崙山巔騰紫云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快活歌二首
- 九層峭壁劃春空,三級鳴泉飛暮雨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三級泉
- 九天日月開黃道,十洞煙霞接紫清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新正三首
- 九重天上星三點,萬頃波心月一鉤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新正三首
- 九重親擢公為此,百姓皆云我自然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送王待制自溫州移鎮三山
- 九十日秋多雨水,一千年史幾興亡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南海祠
- 九峰野草迷丹灶,三井飛泉噴石橋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桐柏山書懷
- 九十日秋涼氣少,一千年事亂時多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奉呈天谷
- 九鴉方爇天,致渠共工斗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述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