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在第7個字的詩句
丹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凜凜如公一寸丹,荒城夜月徹清寒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挽陳節(jié)使
- 生角雨粟憐吾丹,舍生取義我則安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補(bǔ)易水歌效郭青山
- 知到東鄰賞牡丹,高僧防客頗艱難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和竹元珍僧舍牡丹次韻
- 真人鶴嶺遺金丹,中峰蒼莽風(fēng)常寒。 -- 出自宋·蔡沈·送江端伯之隆興
- 漢代梅君此煉丹,古壇翠駮蘚花斑。 -- 出自宋·曹仙家·題梅壇
- 育才為國寸心丹,修泮時聞鏘八鸞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修學(xué)扁大成殿門依敖教韻上趙寺丞
- 再拜真人像,還丹愿指明。 -- 出自宋·陳阜·紫陽觀和家兄作
- 化石龜猶在,燒丹井已迷。 -- 出自宋·陳良翰·三圣殿
- 御樓肆赦,躬冊丹地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郊祀慶成詩
- 貂蟬冠劍拄頤,丹青正與綠鬢宜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上姚贛州鏞壽
- 要識仙霞五色丹,須還苔瑣舊靈壇。 -- 出自宋·程秘·題妙庭觀
- 丈夫自有大還丹,得道不分今與昔。 -- 出自宋·范良龔·妙庭觀
- 高樹號風(fēng)始欲丹,秋晴詩老試憑欄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八月三十日曉晴
- 百品千株養(yǎng)牡丹,遠(yuǎn)同京洛近新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德清周氏牡丹花臺
- 腐儒早知命,靈丹未甘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令狐信芳招飲天慶呈張文煥
- 人生悟此理,寸丹還一元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魯至道
- 將宮報國寸心丹,滿眼兒孫盡好官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挽呂襄陽
- 大藥漸無質(zhì),還丹莫浪傳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題林屋洞天
- 絕粒非凡術(shù),仙丹固得存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贈不食姑
- 東海真君煉此丹,丹成白日脫塵寰。 -- 出自宋·黃飛雄·徐真君祠堂
- 按劍驚山鬼,吞丹養(yǎng)谷神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夜坐
- 仙翁昔此棲,還丹成白雪。 -- 出自宋·黃杞·游招真觀
- 黑頭青項翅油丹,腿腳牙長似雪霜。 -- 出自宋·賈似道·論油丹色
- 冰霰凋古杉,朱丹浮斷簡。 -- 出自宋·蔣堂·虎丘山
- 仟人五色鼎中丹,丹養(yǎng)松根葉不添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和林次中五鬣松
- 大塊偏勞我,燒丹未有方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題靈陽宮
- 一葉江頭楓葉丹,秋容慘淡客悲酸。 -- 出自宋·呂江·秋思
- 幃白風(fēng)煙慘,旗丹霧雨愁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應(yīng)春坊輓章
- 不尋銅鼎不求丹,從許琉璃碎舊盤。 -- 出自宋·麋師旦·妙庭觀
- 洛本空藏畫牡丹,海棠出蜀近應(yīng)難。 -- 出自宋·倪龍輔·薔薇
- 泥人煅就九轉(zhuǎn)丹,石女一喫乘飛鸞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頌古
- 畢竟如何,月中丹桂和根拔,水底泥牛驀角牽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演·偈頌十一首
- 與渠擊碎大還丹,為渠塞斷長生路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送林荊州歸蓬萊
- 三月春風(fēng)開牡丹,道人徒說看花還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頌古十首
- 我亡黑白,誰為丹青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覿面不伸語路,丹山千里事同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送升上人馳法嗣書
- 學(xué)道情難篤,燒丹力尚微。 -- 出自宋·舒雅·答劉學(xué)士
- 食蘗風(fēng)霜入,還丹志愿違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記夢
- 玉檢微藏旨,金丹別有經(jīng)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海上自之罘至成山覽秦皇漢武遺跡
- 玉液三重釀,神丹九鍊形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謝太傅杜相公惠吳柑
- 卷中邂逅黑牡丹,相逢喜是曾相識。 -- 出自宋·湯炳龍·題江貫道百牛圖
- 匯枵以盛篆,細(xì)丹霞疑古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古銅小鼎硯滴銘
- 以手揮弄日月丹,能令桑田變?yōu)吢? -- 出自宋·吳充·眾樂亭
- 虜為負(fù)義侯,契丹入中土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歷代詩·五代
- 連理呈祥炳寸丹,異齋高致佛云端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題趙氏連理木圖
- 一片誠心并若丹,愛民何止十分寬。 -- 出自宋·曾極·挽真西山二首
- 二月韶妍賞牡丹,更宜疏雨濕闌干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欲下金階翦牡丹,夜來風(fēng)士怯輕寒。 -- 出自宋·張公庠·宮詞
- 骨凡緣欠大還丹,飽食人間行路難。 -- 出自明·張簡·寄浙西倉曹東甽
- 疊石花成岸,涂丹曲作欄。 -- 出自明·張掞·樂圃林館(六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