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在第7個字的詩句
丹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金遇中秋結大丹,性似中秋月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卜算子·我為中秋說
- 玉為寶篆,金結丹香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*心香 詠香
- 上靈宮滿得三丹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玩丹砂 贈王劉二先生
- 凈意情心,耕種丹田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*心香 贈閻知宮
- 玉中養就紫金丹,這些兒誰悟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賀圣朝·衣裝紙襖并麻布
- 烹鉛煉汞結金丹,功成 -- 出自元·馬鈺·踏云行·三髻軒昂
- 飲刀圭、保養神丹,應重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贈嚴先生
- 得自然、結就金丹,占蓬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贈寂然子
- 九鼎內、變作神丹、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贈劉小官
- 行滿功成,自有丹書詔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掛金索 以上鳴鶴馀音卷之六
- 徐徐煉就九還丹,個個成仙云外 -- 出自元·馬鈺·木蘭花令 和師韻
- 胎仙捧出紫金丹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玩丹砂 復用前韻
- 性燭明金闕,神丹晃玉盤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悟南柯 繼重陽韻
- 凈清中、結就神丹,跨 -- 出自元·馬鈺·清心鏡 薄待詔求問
- 財色無明盡結丹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減字木蘭花·全真門戶
- 鼎內云收,爐中丹結,九轉終重遇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酹江月
- 羽客何年此煉丹,尚留空灶鎮孱顏。 -- 出自宋·畢田·鵝羊山
- 欲尋仙闕覓仙丹,仙在瀛洲縹緲間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詠古
- 黃芽藥就成金丹,理與參同契一般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霜染溪楓葉葉丹,翠鱗浮動汐波閒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登桐君祠堂
- 敬陳筐幣,載表丹誠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武后享清廟樂章十首·第三登歌
- 退居江水,郁起丹陵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享太廟樂章·大和舞
- 蘇張姓字炳如丹,遍歷遐荒覺世寬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送王嘉叟侍郎使虜仍用其韻
- 黑白幾枰屢變,丹青百奏如新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朝中措·恰為仙佛做生辰
- 自汲新泉養牡丹,銀壺滿貯怕春殘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即事
- 上界尤多官府,丹成不必飛沖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記六言五首
- 藝罷沈香看牡丹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寒
- 淮白美無度,山丹開欲然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次曾宏甫赴光守留別二首韻
- 江梅正爾不施丹,為我拂拭為清寒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馮縣丞墨花
- 六月閩溪荔子丹,新秋猶喜薦雕盤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吳沈子山
- 孔墻巍巍,重屋丹綺。 -- 出自·張衡·經史閣四言詩
- 求仙不在煉金丹,輕舉由來別有門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上虞胡少府百篇
- 唯寄壺中客,金丹許共分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故林偶作
- 學道玉笥山,燒丹白云穴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別尹煉師
- 清抱朱弦,不愧丹霄鏡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蝶戀花·萬籟無聲天地靜
- 家家自有,月中丹桂,朱衣仙子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水龍吟·五城中鎖奇書
- 直言鉛汞成還丹,煉之餌之身不死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贈馮德之道士
- 記取于飛厚約,丹山愿、別選安巢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滿庭芳·秦洞花迷
- 銀鬢詎如許,金丹奈若何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次韻宋永兄白發
- 療性此是言中丹,至味淡薄誰能餐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讀平險銘寄李漢老
- 官軍兩岸護龍丹,麥飯魚羹進不休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黃陵廟前楓葉丹,黃陵渡頭煙水寒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竹枝歌十首
- 正圖舊,聽重宣丹詔,歸調金鼎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喜遷鶯·七閩形勝
- 向大梁、城里覓丹砂,聊為客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滿江紅 舅氏丹房先生,方外偉人,輕財如糞
- 煮茗汲寒澗,燒丹生夜光。 -- 出自元·倪瓚·夜泊芙蓉洲走筆寄煉師
- 曾與毛劉共學丹,丹成猶未了情緣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小游仙二十首
- 會與毛劉共學丹,丹成猶未了塵緣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小蓬萊(趙子昂篆顏)
- 別苑東風報牡丹,傳宣曉出望春門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宮詞一百首(并序)(錄五十首)
- 夷女愁妖身畫丹,夫行親授不縫衫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龕山凱歌六首(為吳縣史鼎庵)
- 聞道名園盛牡丹,豪家歡賞到春殘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寄徐石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