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在第3個字的詩句
丹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翠毛丹觜乍教時,終日無寥似憶歸。 -- 出自唐·子蘭·鸚鵡
- 去矣丹霄路,向曉云冥冥。 -- 出自唐·司馬退之·洗心
- 為迫丹霄期,闕流蒼生惠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緱山廟
- 至今丹井水,香滿北山邊。 -- 出自宋·舒道紀·題赤松宮(今蘭溪縣之赤松山。王初平亦稱赤
- 欲究丹砂理,幽玄無處尋。 -- 出自唐·成都醉道·示胡二郎歌
- 學得丹青數萬年,人間幾度變桑田。 -- 出自唐·太白山玄·畫地吟
- 不假丹梯躡霄漢,水晶盤冷桂花秋。 -- 出自唐·曲龍山仙·玩月詩
- 他日丹霄驂白鳳,何愁子晉不聞聲。 -- 出自唐·眉娘·和卓英英理笙
- 自往丹丘去,因循過一年。 -- 出自宋·李兼·寄白云軒周道正
- 翠阜丹丘,潛伏靈圣。 -- 出自唐·張紹·沖佑觀
- 懶乘丹鳳子,學跨小龍兒。 -- 出自唐·尹鶚·女冠子·雙成伴侶
- 頂有丹砂,服具玄明,云胡作奴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沁園春 賦鶴奴,次馬明初韻
- 一雙丹鳳上天池。 -- 出自元·宋*·鷓鴣天 題應山縣城南渡蟻橋,橋東數步法與
- 恨牡丹花下,此際不陪尊俎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法曲獻仙音 寄壽云西老人,時吳與張石隱、
- 須信丹梯,千丈杳難攀。 -- 出自元·馬需庵·江城子 寄王元輔
- 攢簇丹爐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南鄉子·水府火龍藏
- 巧煉丹凝體不枯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南鄉子·進退兔和烏
- 變成丹體香風裊,木童喜、壽域長躋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風入松·乾坤兩卦上天梯
- 一寸丹心碎煉摩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定風波·一寸丹心碎煉摩
- 七返丹成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減字木蘭花 右初七日兌配艮
- 功旌丹品瑩,產陽魂,奮威烈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愛蘆花 以上會真集卷之五
- 鼎冷丹凝常藥凈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減字木蘭花 右九日九陽而還元 以上會真集
- 轉靈丹令沐浴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卜算子·靜青黃燭
- 現金丹,袞出昆山 -- 出自元·王哲·卜算子·靜青黃燭
- 透過丹霄歸甚處,便教收在蕊珠 -- 出自元·王哲·瑞鷓鴣·白靈根蒂長晴空
- 結金丹,透入明堂所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卜算子 焦姑求
- 保養丹田絕滋味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啄木兒·觀浮世
- 便把丹田,寶貝萬象,森羅總齊祈禱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齊天樂·做修行要知捷逕
- 此個丹成分兩處,若教行坐總相隨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山亭柳·性本慈悲
- 一個丹誠,趁輕肥為作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尾犯 此詞原有脫誤
- 寶鼎丹砂結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蜀葵花 鳴鶴馀音卷五
- 這金丹,由此三年,漸令堪睹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鶯啼序
- 灌溉丹田,指日歸蓬島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蘇幕遮 勸同流
- 助正丹田香馥郁,葉葉新 -- 出自元·王哲·浪淘沙 火里生蓮
- 性圓丹結,方知道、蓬萊異景、元來此處,別有長春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轉調丑奴兒
- 荒盡丹田三頃,荊棘多稠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集賢賓 鳴鶴馀音卷一
- 結就丹陽蓬島去,仙鄉別有洞天春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望蓬萊·形如鶴
- 寶鼎丹成九轉,明顛倒、返照回光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滿庭芳 贊丹陽公
- 玉京丹、玉陽服了,不被諸仙辱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歸朝歡·玉姹金嬰圍繞簇
- 功圓丹結,步步彩云輕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滿路花 贈文山周先生
- 起建丹霞功不淺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謝師恩 文登丹霞觀二首
- 接引丹陽,濟度諸靈性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蘇幕遮 姜鐘二公法名
- 各發丹誠用得正。 -- 出自元·王處一·蘇幕遮 丹陽祠堂
- 還是丹陽師父,亂塵世、飛上天宮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滿庭芳 因臘月二十二日乃重陽師祖憫化妙行
- 一枝丹桂肯躋攀,與君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踏云行 贈安山李秀才
- 朝拜丹陽師父前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金蓮出玉華 本名減字木蘭花 勉道友
- 爐中丹自紅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長思仙 贈平州宋志洪
- 密付丹須換質,從斯致、游宴華清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滿庭芳·玉屑琳霜
- 易蒼丹,*素玄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長思仙
- 煙徹丹霄降瑞仙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益壽美金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