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在第3個字的詩句
丹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火種丹田金自生,重重樓閣自分明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三畝丹田無種種,種時須藉赤龍耕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絕句
- 肘傳丹篆千年術,口誦黃庭兩卷經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絕句
- 煉金丹換了,凡胎濁骨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水龍吟·目前咫尺長生路
- 九轉丹砂就,琴心三疊,蕊宮看舞胎仙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促拍滿路花
- 九轉丹砂就,一粒刀圭,便成陸地神仙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促拍滿路花
- 氣回丹自結,壺中配坎離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百字碑
- 金液丹,宜便煉,大都光景急如箭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寄白龍洞劉道人
- 命住丹圓,全真體道,奮志精修休自遲。 -- 出自宋·崔中·沁園春·自己陽生
- 來自丹臺,生逢華旦,身登仙路。 -- 出自宋·李商英·醉蓬萊·慶朋良相遇
- 穩步丹墀青云路,金鼎侍凋羹。 -- 出自宋·溫鏜·少年游·東風先報上林春
- 未識丹青意,憑欄試解潮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丹青閣
- 閣喚丹青似恐疏,丹青難向閣中模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題丹青閣
- 鳳銜丹詔下云電。 -- 出自宋·李朝卿·踏莎行·月掛瓊鉤
- 只消丹桂,一枝分付,早早隨伊愿。 -- 出自宋·倪翼周·青玉案·煙濃水淡荷香淺
- 黃花丹葉滿江城,暫愛江頭風景清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秋日出游偶作
- 志業丹青重,恩華雨露霏。 -- 出自唐·羊士諤·和武相早朝中書候傳點書懷奉呈
- 影動丹墀上,聲傳紫禁中。 -- 出自唐·樊陽源·賦得風動萬年枝
- 水流丹灶缺,云起草堂關。 -- 出自唐·范傳正·謝真人還舊山
- 邇來丹霄姿,遠逐蒼梧云。 -- 出自宋·歐陽詹·福州送鄭楚材赴京,時監察劉公亮有感激鄭意
- 誰燒丹灶汲丹井,絕頂萬丈巢飛仙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過幕阜山
- 久客丹心苦,修途繭足疲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贈劉術士
- 嵬峨丹鳳冠,搖曳紫霞裾。 -- 出自唐·柳泌·玉清行
- 薰香丹鳳闕,妝點紫瓊宮。 -- 出自唐·章孝標·玄都觀栽桃十韻
- 暖浮丹鳳闕,韶媚黑龍津。 -- 出自唐·蔣防·春風扇微和
- 果窺丹灶鶴,莫羨白頭翁。 -- 出自唐·李敬方·遣興
- 雖懷丹桂影,不忘白云期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和段校書冬夕寄題廬山
- 定知丹熟后,無姓亦無名。 -- 出自唐·劉得仁·贈陶山人
- 圖寫丹青內,分明煙靄間。 -- 出自唐·李朋·奉酬綿州中丞以江山小圖遠垂賜及兼寄詩
- 讀碑丹井上,坐石澗亭陰。 -- 出自唐·李郢·游天柱觀
- 面臉丹如朱頂鶴,髭髯長似綠毛龜。 -- 出自宋·孫緯·獻壽詩
- 好整丹霄步,知音在紫微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宣城送進士鄭徽赴舉
- 豈是丹臺歸路遙,紫鸞煙駕不同飄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蕭史攜弄玉上升
- 九重丹詔下塵埃,深鎖文闈罷選才。 -- 出自唐·盧尚卿·東歸詩
- 仙壇丹灶靈猶在,鶴駕清朝去不歸。 -- 出自唐·鄭啟·鄧表山
- 異鄉丹旐已飄揚,一顧深知實未亡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聞李瀆司勛下世
- 得侍丹墀官異寵,此身何幸沐恩頻。 -- 出自唐·翁承贊·天祐元年以右拾遺使冊閩王而作
- 路入丹霄近,家藏華岳深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寄敷水盧校書
- 落楓丹葉舞,新蕨紫芽拳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壺公山古老相傳右仙姓陳名壺公于此山
- 桐枯丹穴鳳何去,天在鼎湖龍不歸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華清宮
- 遙分丹闕出,迥對上林宜。 -- 出自唐·喻坦之·長安雪后
- 酒殢丹砂暖,茶催小玉煎。 -- 出自唐·路德延·小兒詩
- 遠平丹鳳闕,冷射五侯廳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終南山二十韻
- 只待丹霄酬志了,白云深處是歸程。 -- 出自唐·熊皎·九華望廬山
- 趨朝丹禁曉,聳轡九衢春。 -- 出自·李中·送閻侍御歸闕
- 漏殘丹禁曉,日暖玉墀春。 -- 出自·李中·獻喬侍郎
- 密養丹砂存正氣,靜披瓊蘊育真文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代書寄談鍊師
- 山留丹竃室,俗有故鄉情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望江張明府
- 欲下丹青筆,先拈寶鏡寒。 -- 出自唐·薛媛·寫真寄夫
- 暫收丹陛跡,獨往亂山居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諸同志三首次本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