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在第1個字的詩句
丹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丹灶久閑荒宿草,碧潭深處有潛龍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游清溪蘭若(兼隱者舊居)
- 丹丘鳳凰隱,水廟蛟龍集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番禺道中作
- 丹陵五牙客,昨日羅浮歸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懷仙吟二首
- 丹穴饑兒笑風(fēng)雨,媧皇碧玉星星語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小笛弄(一作小弄蓮)
- 丹桂扶疏,銀蟾依約,千古佳今夕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念奴嬌·暮云四卷
- 丹成如可待,雞犬自聞天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藥
- 丹心江北死,白發(fā)嶺南生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發(fā)藤州
- 丹雘傳真未得真,那知筋骨與精神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八駿圖
- 丹霄桂有枝,未折未為遲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下第出關(guān)投鄭拾遺
- 丹崖轉(zhuǎn)初旭,碧落凝秋煙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馬跡山見寄
- 丹轂常思闕下來,紫泥忽自天中出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奉和張仆射朝天行
- 丹霞無容輝,嫭色亦踟躕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侍從游后湖宴坐
- 丹灶綴珠掩,白云巖徑微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和九華觀見懷貢院八韻
- 丹地晨趨并,黃扉夕拜聯(lián)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奉和史館張閣老,以許、陳二閣長愛弟俱為尚
- 丹地膺推擇,青油寄撫循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哭劉四尚書
- 丹旐發(fā)江皋,人悲雁亦號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湖南觀察使故相國袁公挽歌二首
- 丹楓盡逐孤臣淚,黃菊空憐處士心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雁湖(在觀獵山之巔,群雁所棲集也)
- 丹青傳四瀆,難寫是秋懷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風(fēng)人詩四首
- 丹臺已運(yùn)陰陽火,碧簡須雕次第仙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和襲美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三首次韻
- 丹穴如可游,家家畜孤鳳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雜諷九首
- 丹華乞曙先侵日,金焰欺寒卻照霜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病中庭際海石榴花盛發(fā)見寄次韻
- 丹鳳城頭噪晚鴉,行人馬首夕陽斜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崔十三東游
- 丹地宜清泚,朝陽復(fù)照臨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和范郎中宿直中書,曉玩清池,贈南省同僚兩
- 丹溪不可別,瓊草色芊芊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過鳴皋隱者
- 丹闕退朝回,白云迎賞至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太子李舍人城東別業(yè)(李祭酒別業(yè)俯視川林前
- 丹經(jīng)倘相授,何用戀青袍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遇谷口道士
- 丹砂然火棄精神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浣溪沙
- 丹砂井,黃金菊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一片閑心
- 丹是色身妙寶,法身即是真心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西江月·丹是色身妙寶
- 丹桂五枝年并少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蝶戀花·風(fēng)雨一春寒料峭
- 丹扉翠巘錫靈符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(dǎo)引·皇穹錫瑞
- 丹旐去、卷悲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導(dǎo)引·笳鼓發(fā)
- 丹禁肅,周廬列,羽衛(wèi)繞皇闈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丹徼北,窮沙漠,涵皇澤,盛德邁唐虞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丹爐火滅,琴房人靜,風(fēng)自調(diào)弦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賀圣朝 此首前尚有賀圣朝夕陽沈后一首亦未
- 丹卻青山暮春色,續(xù)他紅樹墜時英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山丹花二首
- 丹灶猶存鼎,仙花發(fā)故園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湯周山
- 丹灶儼亡恙,芝田靄生香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紀(jì)游東觀山(山在桂林府城外三里)
- 丹陛發(fā)金奏,侍臣稱玉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元日
- 丹青虛格里,云霧碧紗痕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宣州雜詩二十首
- 丹旐秋風(fēng)急,清笳曉月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王侍講原叔挽詞三首
- 丹艷已先灰管動,不由人力與栽培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獻(xiàn)小桃花二絕
- 丹青不足恨,謀慮少徘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原甫昭君辭
- 丹莖起瓦礫,又匪媚棟梁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讀吳季野芝草篇
- 丹唇一發(fā)妙響馳,醉客欲見寧非癡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景純以侍兒病期與原甫月圓為飲
- 丹闕鳳皇去,清川鴻雁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同希深馬上口占送九舅入京成親聯(lián)句
- 丹砂漆盤盛井水,冷浸半坼山櫻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夜與原甫江家步歸
- 丹砂篆印發(fā)題封,云母屏開照耀中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睢陽杜相公答蔡君謨新體飛草書
- 丹杏塵多雜,夭桃俗所稱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正仲重臺梅花
- 丹楓映坡茅葉白,雌者將乳雄坡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答王君石遺包虎二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