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在第9個字的詩句
中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誰見梅花如淚、不言中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虞美人·情知是夢無憑了
- 似夢中云,云外雪,雪中春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行香子·雪履無痕
- 我已無家,君歸何里,中路徘徊七寶鞭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沁園春 送春
- 猶勝陰山海上、窖群中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虞美人 用李后主韻二首
- 月殿一枝金粟滿,囊中玉屑搗成霜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法駕導引
- 床下玉靈頭戴九,手中銅葉錦添花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法駕導引
- 老子不分別,內外與中間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水調歌頭·弓劍出榆塞
- 已辨行都欲去船,個中因得少留連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
- 乾坤誰望,陸百里路中原,空老盡英雄,腸斷劍鋒冷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西吳曲
- 癡人之前莫說夢,夢中說夢愈闊迂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寄竹隱先生孫應時
- 更欲杖藜窮望眼,眼中何處認神州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登凌云高處
- 酣歌恣蕭散,無復越中吟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酒樓
- 泰華不易得,天下關中為本根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望幸金陵
- 若擬空花猶未了,空中安得有峰來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游清潭呂資益蟠谷絕·碧蓮峰
- 自傅庭前正解船,夢中忽已過番川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入徽州
- 今夕復何夕,此地過中秋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水調歌頭·今夕復何夕
- 我欲剩風去,擊楫誓中流。 -- 出自宋·張孝祥·水調歌頭 聞采石戰勝
- 詩魂元在此,空向水中招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臨江仙·憶得沈香歌斷後
- 知是誰調鸚鵡、柳陰中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南歌子·窗密春聲聚
- 看涓涓、兩水自東西,中有百花莊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甘州/八聲甘州
- 天上賜衣沾雨露,山中詩錦織云霞。 -- 出自元·薩都剌·贈劉云江宗師
- 誰知醒時意,說向醉中多。 -- 出自明·景翩翩·與蘇生話別(三首)
- 新詩日日千余言,詩中無一憂民字;旁人道我真聵聵,口不能答指山翠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顯靈宮集諸公,以“城市山林”為韻
- 阿母筵頭爭一擲,醉中輸卻小蓬山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桃花流水引四首
- 今日樓臺歸劫火,眼中猶聚上樓人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羅隱南王章甫小集齋中說舊事偶成三首
- 客里羈情籠野鴿,鄉中春夢閱山雞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戊戌初度二首
- 袖里新書驚惠子,卷中逸事困張華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送君超還武陵
- 朝作輕寒暮作陰,愁中不覺已春深。 -- 出自清·屈大均·壬戌清明作
- 沙飛似箭,亂穿向,草中狐兔。 -- 出自清·屈大均·長亭怨 與李天生冬夜宿雁門關作
- 落日平原拍手呼,畫中神俊世非無。 -- 出自清·譚嗣同·題宋徽宗畫鷹
- 我所思兮隔野煙,畫中情緒最凄然。 -- 出自清·譚嗣同·瀟湘晚景圖
- 戈鋋清外壘,文物盛中朝。 -- 出自唐·鮑君徽·奉和麟德殿宴百僚應制
- 渺邈天外影,支離塞中鶯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歸雁
- 惜無千金答,愁思盈中腸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秋夜對月懷李正封
- 生人半為土,何用空中原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長城
- 寒日行深山,路由谷中村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山行經樵翁
- 牢落歲華晏,相憐客中貧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客途逢鄉人旋別
- 露腳尋逸僧,諮量意中事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山中冬思二首
- 高臺何巍巍,行殿起中央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沛中懷古
- 流年不可住,惆悵鏡中絲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春日書情寄元校書伯和相國元子
- 萬峰深積翠,路向此中難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送蜀客還
- 連行麹水閣,獨入議中兵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送絳州郭參軍
- 流年看共老,銜酒發中悲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雪后宿王純池州草堂
- 關西舊業在,夜夜夢中還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贈張將軍(一作開府)
- 名借三軍勇,功推百中難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和王懷州觀西營秋射(得寒字)
- 若道長生是虛語,洞中爭得有秦人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武陵溪
- 貞為臺里柏,芳作省中蘭。 -- 出自唐·包何·和苗員外寓直中書
- 玉壺知素結,止水復中澄。 -- 出自唐·王季友·玉壺冰
- 上山下山入山谷,溪中落日留我宿。 -- 出自唐·王季友·宿東溪李十五山亭
- 食我山中藥,不憶山中人。 -- 出自唐·王季友·寄韋子春(一作山中贈十四秘書兄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