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在第6個字的詩句
中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想見明膏煎,中夜起唧唧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
- 相顧始知悲,中心憂且栗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
- 親故不來往,中園時讀書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閑居
- 是日既低迷,中宵方眄眩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蘇十三瞻登玉泉寺峰入寺中見贈作
- 薄暮入空亭,中夜不能飯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秋次霸亭寄申大
- 但見神色閑,中心如虛空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劉先生閑居
- 伯鸞游太學,中夜一相望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洛中貽朝校書衡,朝即日本人也
- 卻羨故年時,中情無所取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田家雜興八首
- 雖復時來去,中心長日閑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送王上人還襄陽
- 侍郎跨方朔,中丞蔑周處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晚次東亭獻鄭州宋使君文
- 四澤蒹葭深,中洲煙火絕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泊舟貽潘少府
- 故壇何肅肅,中野自無喧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和張太祝冬祭馬步
- 上士既開天,中朝為得賢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貽主客呂郎中(即皇太子贊諭)
- 上人久棄世,中道自忘筌。 -- 出自唐·丁仙芝·和薦福寺英公新構禪堂
- 何如且破望中葉,未可便攀低處枝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進士章碣
- 聞師卻到鄉中去,為我殷勤謝酒家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思桐廬舊居便送鑒上人
- 晴尋鳳沼云中樹,思繞稽山枕上窗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上越州楊嚴中丞
- 如今若到鄉中去,道我垂鉤不釣魚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送鄉中故人
- 禰衡莫愛山中靜,繞舍山多卻礙人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書原上鮑處士屋壁
- 碎花若入樽中去,清氣應歸筆底來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雪中寄薛郎中
- 笙歌入夜舟中月,花木知春縣里山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山陰崔明府
- 宋璟姚崇死,中庸遂變移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讀玄宗幸蜀記
- 不能更出塵中也,百煉剛為繞指柔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山居詩二十四首
- 蟬聲引出石中蛩,寂寞門扃葉數重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偶然作
- 莫嘆謀身晚,中興正用文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淮上逢故人
- 誰家苦竹林,中有讀書聲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馮使君五首
- 吾師楞伽山中人,氣岸古淡僧麒麟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經曠禪師院
- 桐江太守社中人,還送郄超米千石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大愿和尚
- 陣云忽向沙中起,探得胡兵過遼水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邊上作三首
- 見說青冢穴,中有白野狐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邊上作三首
- 時人只施盂中飯,心似白蓮那得知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道中逢乞食老僧
- 手中孤桂月中在,來聽泉聲莫厭頻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春末寄周璉
- 憶昔鄱陽寺中見一碣,逋翁詞兮逋翁札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讀顧況歌行
- 鴻沖□□霜中斷,蕙雜黃蒿冢上衰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經弟妹墳
- 如何麋鹿群中出,又見鹓鸞天上來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到蜀與鄭中丞相遇
- 玉堂掛珠簾,中有嬋娟子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若分貧不平,中半富與困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千云萬水間,中有一閑士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御衣空惜侍中血,國璽幾?;屎笊?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八月六日作四首
- 守道得途遲,中兼遇亂離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向隅
- 忽然事到心中來,四肢嬌入茸茸眼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厭花落
- 上相思懲惡,中人詎省愆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感事三十四韻(丁卯己后)
- 圣人正在宮中飲,宣使池頭旋折花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牡丹移向苑中栽,盡是藩方進入來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回頭瞥見宮中喚,幾度藏身入畫屏。 -- 出自唐·花蕊夫人·宮詞(梨園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詩)
- 外史刊新韻,中郎定古文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陪顏使君修韻海畢,東溪泛舟餞諸文士
- 賴以王猷盛,中原無兇慝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同薛員外誼久旱感懷寄兼呈上楊使君
- 獨禪外念入,中夜不成定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鄭方回
- 高秋日月清,中氣天地正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鄭方回
- 外鎮藩條最,中朝顧問殊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陪顏使君餞宣諭蕭常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