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在第6個字的詩句
中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憶當散發林中阿,掃石自坐青盤陀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文敬墜馬用予韻見遺再和一首
- 疑蛇已辨杯中影,病鶴長懷海上心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次韻體齋病起見寄
- 書隨洛下舟中犬,身逐臺南水上萍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楊武選挽詩
- 如聞身是營中卒,畚鍤欲赴朝天宮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早朝遇雨道中即事
- 山翁只在山中老,看盡春光不入城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梅澗
- 愁來擬斷杯中物,病起還支石上筇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春興(八首)
- 消愁物已杯中辦,得意詩還枕上成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寄莊定山
- 一川洗盡峽中想,遠浦疏林分氣象。 -- 出自宋·白巽·東屯行
- 共愁中樂,苦中笑,夢中花。 -- 出自·顧隨·行香子 三十初度自壽
- 孤筇螟踏煙中路,萬壑春藏洞里天。 -- 出自清·李鴻章·游鹿洞歸途感賦
- 時亹亹而過中兮,蹇淹留而無成。 -- 出自先秦·宋玉·九辯
- 濃饘說獻宮中佛,晴雪看分禁里墀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臘八日夜直
- 一片清江水,中涵萬古情。 -- 出自宋·鮑當·松江夜泊
- 上山苦饑渴,中道得寒泉,舉瓢石竇響,入口煩痾痊。 -- 出自宋·并敘·熙寧壬子八月於洛陽妙覺寺考試舉人及還道出
- 遺文漫滅雨中跡,翠石斷裂春後冰。 -- 出自宋·并敘·次韻子瞻題孫莘老墨妙亭
- 白云半枕山中午,猶夢乘槎去問津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自哂
- 偏似扶醉人,中如正柱石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程朱之學四首
- 陰陽各有時中處,不可相無似兩輪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愿月得雨兼旬秋旸人望已切再和前韻
- 天下七情誰中節,武夷山石百王師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石堂
- 光武誅莽復中興,漢為東漢炎運熾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歷代傳授歌
- 但從化上識中庸,立見源流徹精髓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太極詩上范天碧侍郎
- 當時阮籍丘中骨,擲向黃河尚帶膻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阮籍
- 后無關險無中士,大夜宜春狐晝舞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孤山擎山水中央,留下梅花代代香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望和靖墓
- 江湖待看杯中瀉,鐘磬回從地底聞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游北高峰
- 請看枝頭春,中有和羹實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梅林分韻得澤字
- 明明玉鑒光中,浩浩煙波萬里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筆頭有眼主中主,號令無私公至公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面目可憎,胸中條直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益侍者請贊
- 目顧四方,法中之王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山奇水秀洞中天,與麼分明知幾年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不屬內外與中間,才落思惟入魔境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頌古三十三首
- 森森松竹聳中峰,八面玲瓏眼界空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題中峰方丈
- 老老大大,巖中宴坐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須菩提贊
- 大中天子,掌中突出,要棒便棒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黃蘗斷際禪師贊
- 逍遙圣境洞中天,五色云藏大道仙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玄珠道在口中銜,未信前人明似鑒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圣人棄智妄中尋,質實先明樸在心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去非但向鉛中作,變化飛騰大道雄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恣情采折手中叉,滿袖冠簪香不散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忙中歲月忙中遣,我本愚來性不移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能知養性道中求,須要虔祈事轉幽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蓬萊別有洞中天,搖曳祥云五色鮮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烘烘火色水中論,至寶須教鼎內存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三天定相玄中得,一氣須聞妙更殊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潛機物類多中覷,納取虛無定久長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行藏須信執中難,時措應容道屢遷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和陳瑩中了齋自警六絕
- 傾崖斷壑坐中見,蔥蒨似玉生云煙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假山
- 萬鐘信是樊中雉,一棹聊同水上鷗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荊州書事二首
- 圣賢莫負樽中淥,日月長為物外遲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送王充道游三茅廬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