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在第6個字的詩句
中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黃花自在山中發,青鳥何由海上來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劉宗保秋懷
- 天潢不垂云,中夜起嘆息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詠史(二十一首)
- 誤疑蛙黽窟,中有蛟龍蟠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春雨見寄
- 裁詩忽漫寄中情,萬事茫茫聽蒼昊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雨中寄用章上人
- 客子眷長途,中心一何悲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吾觀大江之中有壯魚,名曰海豨頭如豬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送姚伯淵之清溪河泊所任
- 詩情浩蕩風中絮,身計微茫海外山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寓興用稼軒韻同蘧庵先生作二首
- 天上無愁,宮中有慶,聲聲玉樹金蓮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詠馬貴陽畫冊
- 良訊東海來,中有游仙作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耶婆提病中,末公見示新作,伏枕奉答,兼呈曠
- 偷嘗天女唇中露,幾度臨風拭淚痕。 -- 出自近代·蘇曼殊·水戶觀梅有寄
- 大婦裁紈素,中婦弄明珰。 -- 出自唐·董思恭·相和歌辭·三婦艷詩
- 春風鸞鏡愁中影,明月羊車夢里聲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宮詞
- 人人細問此中妙,懷素自言初不知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懷素上人草書歌
- 翔風一何厲,中道傷其雌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孤鴻篇
- 悠悠往事杯中物,赫赫時名扇外塵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暮春感懷
- 應霜如自擊,中節每相從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同前
- 林花落處頻中酒,海燕飛時獨倚樓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寄司空曙
- 古亭聊假寐,中夜忽逢人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建中癸亥歲奉天除夜宿武當山北茅平村
- 漢家宮闕夢中歸,幾度氈房淚濕衣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昭君詞
- 舊交跡雖疏,中心自云稠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感懷二首
- 新交意雖密,中道生怨尤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感懷二首
- 秦國饒羅網,中原絕麟鳳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續古二十九首
- 萬姓隴頭死,中原荊棘生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續古二十九首
- 秦作東海橋,中州鬼辛苦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續古二十九首
- 太虛橫彗孛,中野斗豺狼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圣帝擊壤歌四十聲
- 亂山滄海曲,中有橫陽道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旅次銅山途中先寄溫州韓使君
- 只因赤帝宮中樹,丹鳳新銜出世來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泉州刺桐花詠兼呈趙使君
- 耿家符節朝中美,袁氏芝蘭閫外香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賀容府韋中丞大府賢兄新除黔南經略
- 一尺玲瓏握中翠,仙娥月浦呼龍子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小笛弄(一作小弄蓮)
- 縱令真是夢中看,夢未覺時良不惡。 -- 出自宋·李綱·望廬山
- 洛陽城闕天中起,長河夜夜千門里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明河篇
- 妒女猶憐鏡中發,侍兒堪感路傍人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和趙員外桂陽橋遇佳人
- 古今信靈跡,中州莫與京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游法華寺
- 故人悲宿草,中使慘晨笳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魯忠王挽詞三首
- 空山唯習靜,中夜寂無喧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宿清遠峽山寺
- 此中偏稱夏中游,時有風來暑氣收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夏日留題張山人林亭
- 外卻浮華景,中含教化情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讀友人詩
- 有時問著經中事,卻道山僧總不知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題覺禪和
- 多情猶自夢中來,向人粉淚流如雨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踏莎行·一別芳容
- 時雨才聞遍中外,臥龍相繼起東南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次韻東坡還自嶺南
- 未央鐘漏醉中聞,聯騎朝天曙色分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放歌行
- 外館嬪儀貴,中參睿渥深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贈梁國惠康公主挽歌詞二首
- 山僧相訪期中飯,漁父同游或夜歸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田家即事
- 左掖期先至,中園景未斜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許閣老霽后慈恩寺杏園看花,同用花字口
- 大樂本天地,中和序人倫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圣制中春麟德殿會百僚觀新樂
- 久憶同前賞,中林對遠山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春日雪酬潘孟陽回文
- 大婦刺繡文,中婦縫羅裙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三婦詩
- 送人鏘玉佩,中使拂瓊筵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,得筵字
- 南北路何長,中間萬弋張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雁
- 四面蹙山骨,中心含月魂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·以毛公泉獻大諫清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