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在第3個字的詩句
中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茗椀中超舌界,薰爐上悟香塵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黃嗣深尚書自仰山來惠茶及竹薰爐
- 青編中語要細讀,蒲團上禪須飽參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南山除夜
- 寒泉中有小崢嶸,種得芭蕉積漸成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水芭蕉
- 喬木中間藏古寺,籃輿直上得名流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題巾山廣軒次韓無咎韻
- 知有中秋恐無分,須君滿意作重陽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王元渤自湖楚歸贈之
- 名園中有十頃池,一錢不用君得之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荷池
- 二浙中間才一水,短書莫使寄來遲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適越留別朱新仲
- 百年中半飽聞渠,名下親承果不虛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又詠荔子
- 去年中伏在南園,同聽清泉引綠樽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中伏日諸群君會玉峰余以病不預作詩寄呈
- 獨向中庭待明月,一身清露瀉金波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暑夕待月庭下夜深方歸
- 我亦中間游宦者,尚慚無語賦歸田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興平原上
- 自愧中槁然,敢假外物榮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謝楊侍讀惠端溪紫石硯
- 獨立中夜歸,俯首入書幌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中秋夜試院寄子平
- 想在中間坐,渾如獺祭魚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李堅甫凈居雜題一十三首·書齋
- 每望中書入,俄驚遠訃聞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呂惠穆挽詩四首
- 煌煌中使出,束帛向陵園。 -- 出自明·邊貢·沙河
- 早正中闈婦道成,曾裨內禪母儀新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立春帖子·太上皇后閣
- 赫日中天正,清風養物深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端午帖子·皇帝閣
- 共惟中興主,志掃伊吾北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張安國二首
- 未復中原近守淮,前朝該輔只時來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答胡季亨
- 畢竟中間皆夢爾,祗今相對各蒼然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七兄監廟赴南宮兼吾大兄知縣二首
- 炎炎中郎將,解帶西南奔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司農少卿杜起莘出守遂寧
- 籍甚中興日,歸歟載戢秋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張淵道侍郎挽詞二首
- 恭惟中興圣明主,焦心勞思撫四夷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寄題王公明樞使豫章佚老堂
- 一去中臺十九年,愛君憂國得華顛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徐漕移憲浙東二首
- 氣脈中庸大學,體統采薇天保,幾疏柘袍紅,千仞倚寥碧,一點駕歸鴻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水調歌頭·四海止齋老
- 掎角中原二百州,熟知彼已是良籌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益昌次費伯矩贈行韻五首
- 大學中庸繙詠久,金猊幾度手添香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詞·皇帝閣
- 鼎正中邊沸,舡須左右平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和虜仲易送行二首
- 莫嗟中落落,須感上休休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送張行父守贛二首
- 露滿中庭月滿天,秋來懷抱轉凄然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奉使燕山回早行書事
- 黃繖中間一點紅,繡云鹵簿海棠風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正月十九日孟享從駕
- 縱橫中左右,奇正銳圓方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八陣圖
- 要看中秋月,須交夜半時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中秋
- 秋思中人無避處,風酸月泠江流去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古樂府用禮禪滅翁韻四·鴻雁行
- 湍險中回棹,寬平處整驂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敬和老人秋日山行
- 情如中酒宜親酒,命合腰錢會有錢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次子有下第韻
- 聲教中原泰,恩仁萬國臨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仁宗皇帝挽詞七首
- 二月中央寒食朝,墻隈忽見梨花飄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寒食梨花小飲
- 高樓中天月色凈,玉山禾熟秋云映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至和雜書五首·八月十二日
- 蒼崖中斷一溪來,迤邐人家向水開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楊殿丞通判睦州
- 念胸中百慮,何物能消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滿庭芳·靡靡流光
- 試望中仿佛,三島煙霞。 -- 出自宋·趙鼎·望海潮·雙峰遙促
- 鯨海中流地,龍峰小洞天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昌國縣普濟寺小亭
- 山擁中流翠作堆,四圍竹樹郁崔嵬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焦山
- 但得中天行日月,不愁平地起風波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山中哭復齋
- 我愛中折瀑,珠簾掩翠樓。 -- 出自·郭沫若·中折瀑
- 碧煙中,明月下,小艇垂綸初罷。 -- 出自宋·李珣·漁歌子·楚山青
- 吁嗟中山孫,志氣胡勿昂!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
- 植彼中阿。 -- 出自·張衡·怨詩 其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