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在第3個字的詩句
中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讀堂中之書兮,以致子之眠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劉壯輿是是堂歌:
- 飲堂中之酒兮,以休子之言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劉壯輿是是堂歌:
- 西江中氵霝波四截,涌出一峰青堞土臬。 -- 出自唐·竇庠·金山行(潤州金山寺,寺在江心)
- 云構中央起,煙波四面通。 -- 出自唐·竇庠·東都嘉量亭獻留守韓仆射
- 舊巢中,新燕子,語雙雙。 -- 出自唐·張泌·酒泉子·春雨打窗
- 浮云中容與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庶人挽歌辭
- 良愿中荒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與弟清河云詩十章
- 棲遲中流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與弟清河云詩十章
- 哀風中夜流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赴洛道中作詩
- 迅雷中霄激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贈尚書郎顧彥先詩二首其二
- 掛錫中峰上,經行踏石梯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寄西岳白石僧
- 后夜中峰月,空林百衲身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贈別空公
- 猶有中華戀,方同積浪深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送胡一作王中丞使日東
- 山銜中郭分,云卷下湖程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贈馀干袁明府
- 是池中藕花。 -- 出自宋·米芾·醉太平·風爐煮茶
- 雪滿中庭月映林,謝家幽賞在瑤琴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冬夜陪丘侍御先輩聽崔校書彈琴
- 始知中國人,耽此亡純樸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系樂府十二首·頌東夷
- 彼嶺中兮何有,有天含之玉峰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演興四首·閔嶺中
- 入嶺中而登玉峰,極閟絕而求翠茸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演興四首·閔嶺中
- 瀼溪中曲濱,其陽有閑園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與瀼溪鄰里
- 道以中樞密,心將外理同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述懷寄衡州令狐相公
- 漢庭中選重,更事五原西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再赴渭北使府留別
- [韋執中]云衣惹不破,[諸葛覺]秋色望來空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天津橋南山中各題一句
- 世故中年別,馀生此會同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贈內兄盧綸
- 嶺分中夜月,江隔兩鄉春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別李參軍
- 自笑中華路,年年送遠人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人及第歸海東
- 少華中峰寺,高秋眾景歸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游華山云際寺(一作游少華山甘露寺)
- 麥秋中夏涼風起,送君西郊及灃水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灃水送鄭豐鄠縣讀書
- 莫愁中土無人識,自有明明圣主知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送司徒相公赴闕
- 幽齋中寢覺,珍木正陰圓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長安書情投知己
- 甚思中夜話,何路許相尋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夏日盩厔郊居寄姚少府
- 舟楫中途蹇,風波復來思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贈趙公
- 如何中流居,獨遏萬里渾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金山
- 請留中壁素莫繪,待千歲後公以歸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題韓丞相定州閱古堂
- 自從中代來,世世亦有相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春夢
- 蝮虺中人皆已死,鴟梟食母然後飛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春夢
- 流傳中州盛稱賞,主以詫客客見祈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寒林石屏
- 豈不中是時,然亦未嘗過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王正叔
- 乾坤中含萬品匯,此獨自異誰令旃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八檜圖
- 一戎中侵欲內每,猶遣萬甲疆埸屯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別老者王元之
- 心虛中養恬,節密外御介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對竹
- 共憩中道間,邂逅相留連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送僧自總
- 相從中道驅,障塞異道偏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送僧自總
- 平流中澄綠鏡匣,遠山旁臥翠虎橫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題步君敘園亭
- 寧有中反恬肝脾,又有機器身挈持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古廟
- 荊吳中隔萬山遙,那得相逢話寂寥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寄張季思
- 詩成中有畫,幽情雜荒窈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再賦
- 雖異中原險,方隅亦壯哉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渡江
- 煌煌中興業,公合冠麒麟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劉大資挽詞二首
- 去年中秋端正月,照我霑襟萬條血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中秋不見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