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在第13個字的詩句
中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一句全提法界寬,大千收拾掌中觀。 -- 出自宋·釋咸杰·張直閣請升座末后說偈
- 故國不知春后信,他山頻在夢中看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鹿臺止作二首
- 渭水橋邊送別時,馬前折贈笛中吹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楊柳枝詞
- 本源自性無凋夔,千圣皆從影中現。 -- 出自宋·釋行瑛·偈十六首
- 危嶺如登百尺樓,千般異景望中收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寒影半疏霜后樹,秋聲千點雨中禪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幻體不知波上沫,狂心須認鏡中頭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沒蹤跡處莫藏身,看來端是眼中塵。 -- 出自宋·釋彥岑·頌古五首
- 萬仞峰撐沒底船,憑知有點海中燈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古九十八首
- 相見相聞俱不謬,時時笑覺夢中神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四賓主
- 雖含響,擊即通,十方諸佛應聲中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洪鐘歌
- 不費力,實從容,超彼迷流摝井中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同輪歌
- 諸子叢林禪里老,十方塵剎上中天。 -- 出自宋·釋元凈·和佛印
- 鳥帶香從花里出,龍含雨向洞中歸。 -- 出自宋·釋云賁·頌古二十七首
- 親到龍潭龍不現,者回失卻眼中花。 -- 出自宋·釋云賁·頌古二十七首
- 蕭艾若教同一色,清標不在座中看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寄蘭屋府教
- 照處易分雪里粉,轉時難辨墨中煤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拱默威音世外游,放閑枯木堂中坐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拄杖敲時灶墮摧,一片虛明絕中外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玉女退身功后位,木人引步異中同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宛轉虛玄事不彰,明暗只在影中圓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學道須教正眼開,莫將狂解意中猜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頌古二十一首
- 雪老大開方便路,低頭卻入庵中去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頌古二十一首
- 十法界身流影事,自他交徹鏡中看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觀知殿化殿堂燈油求頌
- 滿著圓通無盡意,四衢處處主中賓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滿化士與圓通大眾出丐說偈送之
- 不坐兩頭明暗路,偏中歸去正中來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送愿上人歸鄉
- 想變石頭山下虎,悟空弓影酒中蛇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普淵行者請頌
- 斯須佳惠玩珠璧,璨然傾瀉胸中奇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游龜山和何學士
- 夢付莊周窗外蝶,疑醒樂廣酒中蛇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與昌國善友
- 笑里憑誰眼豁開,龜毛須向火中栽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深·頌古十二首
- 妙旨惟從句外求,白云先見室中籌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天竺玉論師赴覺海
- 稽首毗耶金粟身,靜中多見鬧中人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寄星婺適莊居士
- 梅影稀疏蘭葉香,吳中水草越中行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溥禪者四還
- 春入長淮野燒青,六朝遺事鏡中明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通藏主之南國
- 老去只知空境界,淺紅深紫夢中看。 -- 出自宋·釋仲皎·牡丹
- 聞見覺知非一一,山河不在鏡中觀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頌一百則
- 可憐無限弄潮人,畢竟還落潮中死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頌一百則
- 莫訝山家少為送,鄭都官謂草中英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送新茶
- 林下雅為方外客,人間堪作火中蓮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三寶贊其三·僧寶
- 帶角披毛異類身,寒灰枯木眼中塵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頌古一○一首
- 體妙探玄盡涉程,爭如野老異中行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頌古一○一首
- 借問病從何處起,只應誰是病中人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靜上人病以偈貽之
- 乍雨乍晴山裹寺,或來或去洞中云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涓·頌古二首
- 忙里工夫閑處覓,鬧中消息靜中觀。 -- 出自宋·釋子益·偈頌七十六首
- 生死色處涅槃空,涅槃空處眼中屑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諸人總在夢中聽,云門復說夢中夢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一箭雙雕隨手落,拈來元是柵中鵝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頌古一百二十一首
- 深隱猶疑世上聞,桃花還洩洞中春。 -- 出自宋·釋宗覺·桃源
- 須信自心元是佛,靈光洞耀沒中邊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演·偈
- 莫道東君無面目,梅花依舊雪中開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演·頌古二十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