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在第13個字的詩句
中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飛閣岧峣倚天半,千里秋毫掌中看,城下江聲鐵馬行,梁間日影金蛇竄。 -- 出自宋·黃復之·滕王閣
- 人道劉侯只是一醉人,誰知胸中自有渭與涇。 -- 出自宋·黃榦·讀史戲呈劉正之
- 堤上柳棉風脫盡,綠陰應在雨中寒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傷春
- 譙角咿鳴到枕邊,邊情似向曲中傳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聞角
- 佛法不須身外覓,世緣只作夢中看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和葺廬韻
- 回首孤山千樹遠,扁舟乘興夢中尋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漁舍觀海寄修竹
- 一鼓春雷起九淵,風云萬里會中天。 -- 出自宋·黃均瑞·贊驛亭壁墨龍
- 多謝老僧勤記我,預將消息夢中傳。 -- 出自宋·黃棆·任安仁縣秩滿歸過馀干縣臺山侍寺僧云疇昔之
- 情知瑣碎妨新月,稍喜牽得暑中風。 -- 出自宋·黃敏求·涼棚
- 摘出涪翁詩里畫,展開賀老鑒中秋。 -- 出自宋·黃祁·題玉笥山鄧仙
- 君不見游塵著空生九州,人其中間懸兩眸。 -- 出自宋·黃文雷·長歌行
- 福唐太守天下才,好事求奇竭中楮。 -- 出自宋·黃晞·詩一首
- 與官落得官下隱,愛山不得山中游。 -- 出自宋·黃孝先·留題清渭樓
- 柳綠桃紅春晝永,家童喚起睡中忙。 -- 出自宋·黃元道·贈鄧珪
- 亭陰野塘亦新筑,溪山共作窗中綠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東陽山人僻居
- 兩地聲聞無百里,相望一覆手中杯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和寄葉甥少蘊內翰見招
- 自佩弓刀防不測,獨隨騾馱雨中行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莫春書事
- 屏貴都遺身外名,忘憂酷嗜杯中酒。 -- 出自宋·晃逈·倣歸去來辭
- 當念元來一切無,豁然頓遣心中空。 -- 出自宋·晃逈·反本觀空無礙辭
- 只隔片云家便到,遠山移人夢中看。 -- 出自宋·賈似道·昌化道中
- 名韁利鎖祗自役,蕭散何似林中仙。 -- 出自宋·江立信·贈儒僧空谷二首
- 西風日落寒煙暝,煌煌燈火明中流。 -- 出自宋·蔣晉·柘川漁火
- 城上危樓勢孤峙,樓頭盡見湖中水。 -- 出自宋·蔣堂·寄題望湖樓
- 我宋中原二百州,版圖漸入掌中收。 -- 出自宋·蔣孝忠·題浯溪二首
- 閑艤洛陽橋畔飲,風濤還到引中無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南塘閑泛二首
- 公郁奇材未得吐,盤虹積玉胸中填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范資政移鎮(zhèn)杭州一百韻
- 起公于西代天討,推轂以送操中權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范資政移鎮(zhèn)杭州一百韻
- 遠信浪從江外至,新聲剛向笛中來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賦得憶梅寄朱公美
- 刺天萬里煙樹外,破浪一去風中船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和李公素舍人真州通濟亭詩
- 地隘風波勢已驚,更容頑險暗中傾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石
- 老僧推門揖我入,古碣荒唐草中覷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九日過長蘆泊小港留題龍山古寺
- 問道是中人不識,先生信善擇中庸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洞山十詠·中峰
- 顧影不知天際雁,置身方類鼎中魚。 -- 出自宋·卷剛中·寄徐彥偲
- 待得秋殘親手種,萬姬圍繞雪中看。 -- 出自宋·來氏·水仙花二首
- 攜手河梁送子卿,池塘青草夢中生。 -- 出自宋·雷苦齋·贈顧梅山
- 香異定應來絕島,茶甘初不藉中泠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雨后凝秀閣口占呈子方
- 雪屋銀山滿上頭,年年偉觀近中秋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觀潮二首
- 花柳溪山寒食后,云中何似雨中來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赴端禮之招道中
- 珠玉盡從談次落,溪山渾入句中來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呈九兄
- 驀地剛風折羽翰,懶將動業(yè)鏡中看。 -- 出自宋·李春叟·挽趙秋曉
- 青霓叩額通綠章,鴻龍開門宮中香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樂章五曲
- 一言可盡千語迷,不如靜看水中月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戲酬楊次公
- 枝上營巢庭下食,追隨應笑塵中客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別鶴曲
- 春日不知秋有饑,下種計粒手中數(shù)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夔州旱
- 江心黑氣卷江流,雷車載鬼云中語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夔州旱
- 戍卒催完燈下甲,急烽連人雪中城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答李公蘊
- 傍云縱惡壞官法,自來赴愬官中嗔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蒲城道中
- 聞說清臺占異事,弧南星步入中臺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呂司空壽
- 千里同風皆默契,褚衰故識坐中身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孟嘉
- 不見詩人老鄭虔,誰知衣缽此中傳。 -- 出自宋·李庚·同丁致遠司戶游東掖山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