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在第13個字的詩句
中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已恨浮云無巧夕,未知后月可中秋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答徐恕宣城寄別
- 少焉雨止涼颼颼,天氣如秋失中伏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州廳設醮即事
- 彭澤歸來辭內景,康衢擊壤曲中聲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初冬郊行
- 湖樹江云隔杳冥,千峰萬壑夢中青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憶窊石章氏女子
- 舉世只知調鼎貴,玄機誰向靜中規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梅花
- 實薦冰盆傳種去,莫教鑽破核中仁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李花二首
- 一旦風波誰左袒,八陵荊棘自中原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岳鄂王墓
- 定力一堅無外想,窣波七極可中興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保叔塔
- 四面堂虛凌上界,五層塔近壓中峰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甘園
- 丹氣騰空知幾轉,神光射屋起中宵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煉丹井
- 揉雪謾為春晚殿,御風應負飲中靈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聚八仙花
- 蜀地錦機裁色樣,洛陽土脈蘊中和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牡丹花
- 高臥西窗風外榻,栩栩羲皇夢中見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午睡中懷約山游
- 數事支持愁外去,十年憔翠夢中來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宿九江驛
- 乾坤只限衣帶水,何繇萬里窺中原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觀洛行
- 細絲清水練方新,在椸半濕日中明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擣衣曲
- 百畝但添官里賦,一編惟說橐中詩。 -- 出自宋·劉應李·上陳縣尹二首
- 廉石一車歸吏部,清風兩袖付中郎。 -- 出自宋·孫銳·壽楊廣文六十解組南還時署邑篆事
- 雪嶺衣傳方丈室,虎丘石點可中山。 -- 出自宋·孫銳·殊勝院柬悟雪禪人
- 或定或搖江上柳,為鶯為鳳月中篁。 -- 出自宋·張淑芳·浣溪沙
- 我恐精忠埋不得,白日英魂土中泣。 -- 出自宋·韓信同·岳王墓
- 桂攮何須分老嫩,蜜甜自是透中邊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李俊民寄詩一首次韻答之
- 陶公恒得法外意,張顛獨悟書中神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偶題
- 君王耿汝解語言,懷恩不說宮中秘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內人臂白鸚鵡圖
- 小雨弄睛,做輕寒天氣,南極光中,五云深處,人慶秋歲。 -- 出自宋·伍梅城·醉蓬萊·倚東風笑問
- 世多善于無善耳,使我百感煎中腸。 -- 出自宋·蔡士裕·贈琴士周芝田
- 一旦煉成身內寶,等閑探得道中玄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誰識寰中達者人,生平解法水中銀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煉藥但尋金里水,安爐先立地中天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頓飲長生天上酒,常栽不死洞中花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金鼎煉來多外白,玉虛烹處徹中黃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日影元中合自然,奔雷走電入中原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朱頂鶴來云外接,紫鱗魚向海中迎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若要自通云外鶴,直須勤煉水中金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不用梯媒向外求,還丹只在體中收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絕句
- 金碧參同不計年,妙中妙兮玄中玄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窯頭坯歌
- 凡質本來不化真,化真須得真中物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鄂渚悟道歌
- 其間寒暑互煎熬,不覺童顏暗中失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寄白龍洞劉道人
- 咫尺昆侖山上玉,幾人知是藥中王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別詩二首
- 到底根元是何物,分明只是水中金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贈喬二郎
- 棄卻瓢囊摵碎琴,如今不戀□中金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參黃龍機悟后呈偈
- 破膽欲憑胸內甲,清原宴啟舟中誓。 -- 出自宋·陳之賢·滿江紅·人物英雄
- 五月盡蟄潭底龍,千里應無市中虎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送商府判
- 閣喚丹青似恐疏,丹青難向閣中模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題丹青閣
- 得句自慚非子美,賞音猶恐誤中郎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早春即事
- 少陵得此不欲言,乃指八子為中仙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飲仙閣
- 福比箕疇兼備五,壽除彭祖千中一。 -- 出自宋·趙希蓬·滿江紅·休羨鶯花
- 抱琴高臥西窗紅,哦詩更盡杯中綠。 -- 出自宋·張明中·擬盤
- 桃花門外三月頭,有美人兮眇中洲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江漢
- 今人來來古人去,我自認我山中樓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和漢東先生韻六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