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在第7個字的詩句
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孔登泰山小天下,阮升廣武嘆豎昏。 -- 出自宋·王洙·重建峴山羊侯祠歌
- 鱗鱗鬣滑隨上下,回旋戲躍形皆殊。 -- 出自宋·王佐才·贈徐子虛畫魚
- 憶昔見君石城下,雜佩瑤瑜間蘭麝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博·送齊六歸石城
- 回望飛云親舍下,不堪伏枕左書空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博·病中書懷
- 舉頭未見征帆下,來向清陰系小舟。 -- 出自宋·衛(wèi)涇·開化寺前古木數(shù)株葉密陰繁極可愛系舟其下賦
- 萬里遠歸雙闕下,一身閑在眾人中。 -- 出自宋·魏瓘·感懷
- 有時卷雪從天下,端是源頭蓄得來。 -- 出自宋·吳昌裔·九吟詩·飛玉
- 君如能擺脫,林下早相期。 -- 出自宋·吳復齋·送何推官
- 池邊忽分散,花下復相逢。 -- 出自宋·吳沆·春游吟
- 山腰客行來,林下雉驚起。 -- 出自宋·吳沆·早行
- 羸僮瘦馬堂階下,嘆我粗官殊少味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故人來自舂陵出示初寮翰墨感時懷舊輒為長句
- 年當建武日,上下咸清寧。 -- 出自宋·吳可幾·釣臺
- 六代衣冠荒草下,中原臺殿白云涯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金陵懷古
- 田鋪棋局露雅下,山展畫屏煙雨描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秋深過田家
- 卻著寒松蒼古下,研煙傳寫相牛經(jīng)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秋崖先生以紅石見寄
- 詩瓢行腳半天下,多謝先生棒喝功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見劉后村先生
- 雷書貯紅崖,愚下浪傳贊。 -- 出自宋·吳汝弌·游石仙分韻得觀字
- 居然束歸裝,重下四巖畔。 -- 出自宋·吳汝弌·游石仙分韻得觀字
- 惟天聰明,矜此下民。 -- 出自宋·吳愈·三清閣
- 嘉州石拂名天下,回視新昌可子孫。 -- 出自宋·吳宗旦·九頂大像閣
- 繡衣意其欺,急下徵兵帖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吊何巖
- 在卦則為夬,澤下於天上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壽方右史德順大琮生朝
- 老屋子數(shù)十椽,下濕上又破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遠氈行
- 世四十有六而下衰兮天命之將隳,寔遭家之不嗣兮顧麗色之惟微。 -- 出自宋·鮮于侁·九誦·微子
- 境稱四絕名天下,天臺石橋乃其亞。 -- 出自宋·鮮于侁·題靈巖
- 暉暉藍田山,山下多綠玉。 -- 出自宋·鮮于侁·洋州三十景·筼簹谷
- 三川會合繞城下,巴字體勢何盤盤。 -- 出自宋·鮮于侁·巴江
- 一朝訪我茅屋下,朔風易水為余寫。 -- 出自宋·蕭灼·題汪水云詩卷
- 丈人巾屨青松下,道士甌蚊隨傾茶。 -- 出自宋·謝伋·恭謁臺岳桐柏觀紀事
- 埽除有浮屠,高下宜降陟。 -- 出自宋·謝伋·靈巖寂庵辨才師有羅漢樹一株黎自臺岳托根木
- 匹夫徒昭昭,天下皆慕顧。 -- 出自宋·謝景初·送唐介南遷五首
- 何時歲老梅花下,石鼎分茶共煮冰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寄懷里中諸社友
- 天公應叱六丁下,著述文章盡捲收。 -- 出自宋·徐嘉言·挽薛艮齋二首
- 區(qū)區(qū)莒墨何難下,自是君王不永年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樂毅
- 清名自足高天下,豈獨南州擅得高。 -- 出自宋·徐鈞·徐穉
- 片帆我亦隨西下,小□憑欄蔌蔌風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司戶攝淳安丞同官送至西湖支使有詩因次韻
- 萬物森森在吾下,我自小之自傷害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常自在歌
- 此松乃不然,自下弗為恥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雙松亭
- 從君把酒爐峰下,去踏黃塵三見秋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喻叔厚總干寄詩甚富
- 能合此心移膝下,未慚舜圣與參賢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有感
- 修翼分某棲宿下,短章功到寂寥間。 -- 出自宋·徐容齋·贈梅山顧先生
- 座中起波濤,足下殷霹靂。 -- 出自宋·許復道·涵碧亭
- 館娃宮在西山下,游鹿臺居西嶺頭。 -- 出自宋·許申·如歸亭
- 危梯續(xù)蹬穿松下,細竹分泉落石前。 -- 出自宋·薛昌朝·紫閣
- 山半云可耕,山下泉可鑿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山居十首
- 絮帽蒙頭霜月下,水村深夜看梅花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漁村雜句十首
- 夫人扶疾秋窗下,深夜看經(jīng)帶哭聲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悼張寺丞
- 數(shù)聲清梵空林下,一幅漁罾落照中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寄羅浮楊天經(jīng)居士
- 空余壯心在,燈下看吳鉤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除夜苦雨
- 閬仙曾得句,月下自推敲。 -- 出自宋·薛嵎·高氏石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