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在第7個字的詩句
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所集若攜歸闕下,諸公應序盛山詩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前三篇
- 漢官綬{上艸下戾}何須染,鄭公書帶徒勞種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與蒙城知縣陳著作同賦吐綬鳥
- 田塍開墾隨高下,樵路攀緣極險深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過打造部落
- 抑抑衛武公,逮下文王妃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靈巖寺偃松一首
- 風吹楊葉此山下,欲問故老知誰應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游鼓山一首
- 蓋世豪雄健天下,感秋應待羽觴治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重陽一首
- 納納乾坤日西下,悠悠江漢水東流。 -- 出自宋·蘇竹里·和高斯立見寄
- 纖埃不起零露下,對此陶陶樂未央。 -- 出自宋·孫復·中秋夜不見月
- 翥鳳呈輝看欲下,潯龍露角望尤勍。 -- 出自宋·孫應鳳·西塔
- 所愿百年長膝下,不勞相望似參辰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求·仲弟應符生日大人作詩命和元韻
- 詞人嗟不遇,地下早修文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李中甫使君
- 古今真共盡,淚下欲何言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挽潘德夫左司
- 雖暫憂饑茅屋下,終期射策玉犀前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恭和家大人鬻田訓子詩韻
- 未決乘流便東下,明朝且復劍門關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益昌夜泊
- 買田筑室蟠龍下,閨門孝友師一鄉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梁山劉制參園亭
- 相逢又無語,籬下菊花黃。 -- 出自宋·唐介·九日贈僧
- 閣中呼尚父,殿下狎門生。 -- 出自宋·唐涇·丙子紀事
- 天門發秀萬馬下,水口離立群峰稠。 -- 出自宋·唐仲友·游蓋竹山
- 東西倍軒豁,高下增比興。 -- 出自宋·唐仲友·續八詠·萬象出新奇
- 會見十行來日下,禁涂高處看橫飛。 -- 出自宋·唐子壽·吳下同年會詩
- 胸中抱真淳,筆下雜言詮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湫明詩也以詩定韻為十
- 山公接{上四下離}自倒著,吾發已禿久不冠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次韻歐公殘杏
- 是方為邑本霔下,今者之變頃未睹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辛丑大水
- 旁有石一障,高下數畝間。 -- 出自宋·汪任·游南山
- 從古英雄皆地下,向家掃拜尚原頭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曹主簿涇自卜壽藏追范石湖韻謹依虛谷使君例
- 今日林容籬落下,秋風寂寞兩三枝。 -- 出自宋·王操·黃葵
- 千古遺音生指下,一天星斗在壺中。 -- 出自宋·王玨·題希夷堂贈周道正
- 江水波涵天上下,海門潮涌浙西東。 -- 出自宋·王鑾·贈胡侍郎榮歸
- 薦書共喜從天下,詩句誰能帶雨催。 -- 出自宋·王名遂·答曾節推
- 洛中九老后,林下一人閑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投周益公三首
- 洛中九老后,林下一人高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佚老堂二首
- 日影碎如秋葉下,雨聲灑似夜船中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蓬屋一首
- 天教一似蘇門下,先到筠陽卻詔還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送逃侍郎二首
- 綠樹不妨丹鶴下,白云常伴老僧閒。 -- 出自宋·王投·三學院
- 床頭拂易傳,床下鳴新醅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聞劉行簡給事休致作詩寄之
- 智高思引望,愚下顧難移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代徐思遠謝張季萬
- 楚楚小{上四下離}欄,彌戴覆護恩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觀徐園金橘有感
- 此身已分松窗下,衲被無人自{左衤右盍}頭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陳長卿以詩見別依韻
- 吾意召雷霆,已下六丁敕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次韻酬尹少稷
- 若將品第分高下,須向芝蘭格外看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觀瑞香杏花二首·瑞香
- 有時坐我天姥下,但覺清風生羽翼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石澗
- 只愁鳳詔聯翩下,又指天邊問去津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喜二曾一鄭歸
- 解劍掛墓柏,泣下沾衣裳。 -- 出自宋·王應麟·鱉山
- 神之來兮飆輪下,蘭觴勺兮薦椒糈。 -- 出自宋·王應麟·吳刺史廟祭神辭
- 孤竹夢泡然,柳下壟孰是。 -- 出自宋·王應麟·唐開成年墓志石
- 桂林山水甲天下,玉碧羅青意可參。 -- 出自宋·王正功·嘉泰改元桂林大比與計偕者十有一人九月十六
- 君王德惠施天下,甘露偏於柳上多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宮詞
- 宰臣出省午漏下,衛士交番未刻深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宮詞
- 新霜太液雁初下,岸柳蕭疏又見秋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宮詞
- 蒼闕門龍辭日下,紅旌引騎照江湄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送程給事知越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