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在第7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下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(shī)句
- 拈起破砂盆,放下漏燈盞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(yuǎn)·禪人寫師真請(qǐng)贊
- 二百年來龜嶺下,三山依舊水東流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(yuǎn)·金華圣者贊
- {賢貝換玉}拳下喝少賣弄,說是說非入泥水。 -- 出自宋·釋覺阿上·偈五首
- 初三十一,中九下七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偈頌一百零九首
- 南來北來,上載下載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偈頌一百零九首
- 抬頭空蕩蕩,腳下起風(fēng)雷。 -- 出自宋·釋亮·指三門
- 豈不見茶陵山下郁阇梨,騎驢踏斷溪橋路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偈頌七十一首
- 寧教苔蘚去,要下一籌難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石室
- 禁足護(hù)生腳跟下,乞命底紛紛紜紜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(jì)·偈頌六十五首
- 等個(gè)人未至,放下寬腸肚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(jì)·布袋贊
- 至今此術(shù)遍天下,航少梯山空自忙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(jì)·送日本國(guó)僧二首
- 但愿得此經(jīng),當(dāng)下明此心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樗寮字阿彌陀經(jīng)書偈送最明寺殿
- 出家緣法到,當(dāng)下得心灰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頌古四十五首
- 國(guó)師道大遍天下,未許尋常人得知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頌古四十五首
- 諸圣在甚處,腳下路條條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頌古四十五首
- 一個(gè)尖頭茅屋下,長(zhǎng)年無事道人家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偈頌二十首
- 何事長(zhǎng)松修竹下,風(fēng)師雨客逐春秋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十六首
- 至今應(yīng)供四天下,春在梅梢?guī)а┖?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頌古八首
- 蒼蒼上兮皇皇下,樂莫樂兮郴之土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騷詞二章
- 溪流帖帖船上下,左司文成高紙價(jià)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山溪謠
- 外臺(tái)兼督府,幕下正須賢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送顏主簿之懷安
- 晚泊孤舟古祠下,自彈別鶴送斜陽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西湖晚泛
- 波生野水雁初下,竹映寒原日已斜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答朋上人
- 借家傳帝綱絲,下公子仙鰲釣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望崖爭(zhēng)卻步,遺下藥胡蘆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嗔拳相{上祝下土}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喜晴彈玉指,林下見幽人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題四蘭
- 乘興□□迷柳下,搜吟□夢(mèng)到梅邊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寄梅墟陳提干
- 只將一疏傳天下,大覺驢年識(shí)九峰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游九峰
- 今朝十月十五,下元解厄水官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七十六首
- 黃梅不用爭(zhēng)高下,草本傳來共一家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花光十梅·一枝橫出
- 鐵牛鞭起熊峰下,一吸黃河徹底乾。 -- 出自宋·釋師體·頌古十四首
- 每親善知識(shí),言下究生殺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吉彬老二侄女繡普賢菩薩求贊
- 機(jī)前施遠(yuǎn)略,句下要通津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送六人禪者隨宏長(zhǎng)老住大智
- 當(dāng)頭俱坐斷,直下展家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釋曇華·徐伯壽求贊
- 橋上山萬重,橋下水千里。 -- 出自宋·釋惟政·山中作
- 嘗聞二南世,天下無鰥嫠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雉朝飛
- 腰間豈須重,眼下何必兩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依韻酬葛秋巖陶體四首
- 飄飄欲遐舉,未下盧玉川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煎茶
- 山回石頭壯,江下海門遄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
- 垂衣成至治,天下定宇一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悠悠荒路行
- 莎雞鳴不住,階下月如霜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客枕
- 時(shí)時(shí)欹枕寒窗下,靜看西山白鷺行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欹枕
- 熒熒一點(diǎn)垂楊下,知是漁人結(jié)網(wǎng)燈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舟行
- 酒痕不到重泉下,榆柳青青春鳥鳴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原上曲
- 野僧如野鹿,畏下白云層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幽懷
- 畏涂不可行,林下甘陸沈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先云洲訪予於萬玉歸而寄詩(shī)因用其韻
- 欲言言不及,林下好商量。 -- 出自宋·釋文準(zhǔn)·偈十二首
- 吾宗一德山,天下同仰企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行者德山改名德止
- 夜窗寂寂青松下,究徹根源始到家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如行新戒落發(fā)升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