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在第7個字的詩句
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離人偶宿孤村下,永夜聞砧一兩家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宿新安村步
- 淺深千里碧,高下一時春。 -- 出自唐·王轂·春草碧色
- 風前孟嘉帽,月下庾公樓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九月九日李蘇州東樓宴
- 云歸恒星白,霜下天地肅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寒夜溪行舟中作
- 再鳴引頸檐頭下,樓中角聲催上馬。 -- 出自唐·李廓·雞鳴曲
- 再鳴引頸檐頭下,月中角聲催上馬。 -- 出自唐·李廓·雜歌謠辭·雞鳴曲
- 渚邊游漢女,桑下問龐公。 -- 出自唐·鄭錫·襄陽樂
- 上人致功應不下,其奈飄飄滄海邊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贈蛩光上人草書歌
- 未知遼堞何當下,轉覺燕臺不易酬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坤維軍前寄江南弟兄
- 鶴馭已從煙際下,鳳膏還向月中焚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和皮博士赴上京觀中修靈(此下一本有寶字)
- 又如石罅堆葉下,泠泠瀝瀝蒼崖泉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李周彈箏歌(淮南韋太尉席上贈)
- 摧裁恤刑詔,曉下未央宮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端午內中帖子詞·皇后閣
- 十五年前出門下,最榮今日預東堂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呈永叔書事
- 昨日更聞褒詔下,別刊名姓入烝彝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奉詔赴瓊林苑燕餞太尉潞國文公出鎮西都
- 誰過南蕩青山下,只恐高名自古無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贈太子少師元章簡公拘詞
- 漢家宮省青槐下,信斷鰲峰日易斜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東樓
- 高才頃刻聞天下,誰是墻東冠榜人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較藝書事
- 云飛汾水闊,葉下洞庭空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秋風
- 霜間開紫蒂,露下發金英。 -- 出自唐·陳叔達·詠菊
- 儂阿家住朝歌下,早傳名。 -- 出自唐·長孫無忌·新曲二首
- 無因關塞葉,共下洞庭波。 -- 出自唐·庾抱·和樂記室憶江水
- 倒著接{上四下離}自起舞,笛聲趁拍鼓三撾。 -- 出自唐·徐珩·醉歌
- 霜毛忽控三神下,玉羽俄看二客旋。 -- 出自唐·武三思·仙鶴篇
- 賢哉謙自牧,天下詠馀芳。 -- 出自唐·盧僎·送蘇八給事出牧徐州用芳韻
- 遂使林林者,高下幾歔欷。 -- 出自明·王景·古詩(三首)
- 大哉堯作主,天下頌歌稱。 -- 出自唐·裴漼·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(賦得升字)
- 高流纏峻隅,城下緬丘墟。 -- 出自唐·房琯·題漢州西湖
- 明朝陪圣主,山下禮圓壇。 -- 出自唐·張諤·東封山下宴群臣
- 拾翠總來芳樹下,踏青爭繞綠潭邊。 -- 出自唐·萬齊融·三日綠潭篇
- 胡塵一起亂天下,何處春風無別離。 -- 出自唐·薛業·洪州客舍寄柳博士芳
- 新秋夜何爽,露下風轉凄。 -- 出自唐·陸海·題奉國寺
- 不應常在藩籬下,他日凌云誰見心。 -- 出自唐·崔興宗·青雀歌
- 風間傳藻質,月下引清聲。 -- 出自唐·陳季·鶴警露
- 雨多愁郢路,葉下識衡山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韋侍御湖南幕府
- 幾年人不見,林下掩柴關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尋劉處士
- 曙色漸分雙闕下,漏聲遙在百花中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早朝日寄所知
- 甕頭開綠蟻,砧下落紅魚。 -- 出自唐·竇牟·奉使至邢州贈李八使君
- 夢中朝上日,闕下拜天顏。 -- 出自唐·丁澤·上元日夢王母獻白玉環
- 盡日攜樽芳樹下,何須佳醞得途林。 -- 出自宋·石延年·句
- 清曉敞鈴齋,庭下鳴鼉綺宴開。 -- 出自宋·沈唐·南鄉子·朝覲俯堯階
- 仙驥籋云穿仗下,佛花吹雨匝天流。 -- 出自宋·元絳·句
- 星辰影落三階下,桃李陰成四海間。 -- 出自宋·元絳·賀王禹玉
- 去上持斧邊城下,十萬國聲鼓吹雄。 -- 出自宋·元絳·戊戌清明在吳去春閱武于河朔今被召參貳大農
- 新春已到無高下,故里重過有是非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入涌泉道中
- 清泉可惜藏巖下,不作先生洗藥池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升山祠堂
- 一朝黃紙除書下,八郡衣冠盡望塵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又會宿猿洞
- 既嗟大{上老下至}盍知止,納祿謝事皆所宜。 -- 出自宋·王拱辰·耆英會詩
- 永懷想平昔,涕下不能揮。 -- 出自宋·劉敞·哀王十三都官
- 天光凈琉璃,露下真沆瀣。 -- 出自宋·吳師孟·和章質夫成都運司園亭詩·月臺
- 且系畫船楓樹下,行人去賽小姑神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江行五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