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在第7個字的詩句
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云英只在桃花下,不肯呼來見外人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入武夷尋一線天道中述事二首(行渴,得巖嫗
- 一人奉養兼天下,大孝鴻名萬古垂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重修乾清宮成迎慈圣再御(輔臣用此題選翰庶
- 后飛輕薄高難下,先引威棱導且齊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次夕降摶雪徑滿鵝鴨卵余睡而復起燒竹照之八
- 別來復秋深,露下百草凄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寄內婉素
- 中書大官捧檄下,霜鶻脫旋鷹解絳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惜昔行贈楊仲亨
- 兩家名藻雄吳下,品題未覺風流亞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題夏仲昭竹寄陶良伯驥
- 回首長安當日下,感時懷汝總難平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寄用貞弟
- 巢云獨鶴時時下,傍水群鷗日日來。 -- 出自明·楊慎·春興(六首)
- 海水有門分上下,江山無地限化夷。 -- 出自清·陳恭尹·崖門謁三忠祠
- 飛流已出不肯下,一線中折分瀠洄。 -- 出自清·蔣士銓·開先瀑布
- 僧舍如蜂房,高下傅山麓。 -- 出自清·王士禎·棲賢寺
- 船頭密網猶未下,官長已鞴驛馬送。 -- 出自清·吳嘉紀·打鰣魚
- 人間無樂歲,地下共長饑,白水當花薦,黃粱對雨炊。 -- 出自清·吳嘉紀·賣書祀母
- 推誠至玄化,天下期為公。 -- 出自唐·李適·豐年多慶,九日示懷
- 逐戰曾迷只輪下,隨君幾陷重圍里。 -- 出自唐·李昂·賦戚夫人楚舞歌
- 尊前留客久,月下欲歸遲。 -- 出自宋·李從善·薔薇詩一首十八韻,呈東海侍郎徐鉉
- 武士盡排青嶂下,內人皆在講筵中。 -- 出自唐·徐氏·和題丹景山至德寺
- 成皋睹王業,天下致人雍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奉和圣制行次成皋途經先圣擒建德之所感而成
- 君不見天津橋下東流水,東望龍門北朝市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雜曲歌辭·長相思
- 云邊愁出塞,日下愴臨岐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餞趙尚書攝御史大夫赴朔方軍
- 受天明命,敷祐下土。 -- 出自唐·李回·郊廟歌辭·享太廟樂章·大定舞
- 如求神仙藥,階下亦種黍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效陶
- 將軍入空城,城下吊黃土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唐樂府十首·吊西人
- 城上更聲發,城下杵聲歇。 -- 出自唐·于濆·沙場夜
- 誰云有句傳天下,自愧無心寄嶺南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渚感懷寄僧達禪弟三首
- 尋去未應勞上下,往來殊已倦西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道林寺居寄岳麓禪師二首
- 殘陽葦花畔,雙下釣魚磯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鷺鷥二首
- 人心盡如此,天下自和平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秋夜聽業上人彈琴
- 相思立高巘,山下草萋萋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岳中寄殷處士
- 銷得青城千嶂下,白蓮標塔帝恩深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州貫休大師舊房
- 曾于洞庭宿,上下徹心靈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秋空
- 霓旌隊仗下不下,松檜森森天露濕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祈真壇
- 山中把卷去,榜下注官歸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贈曹松先輩
- 終南山北面,直下是長安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題終南山隱者室
- 北來儒士說,許下有吟僧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許州清古
- 玉川子又涕泗下,心禱再拜額榻砂土中,地上蟣虱臣仝告愬帝天皇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月蝕詩
- 愿天完兩目,照下萬方士,萬古更不瞽,萬萬古,更不瞽,照萬古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月蝕詩
- 王者茍不死,腰下魚鱗刀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感古四首
- 云頹月壞桂英下,鶴毛風剪亂參差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苦雪寄退之
- 花明錦襜垂楊下,露濕朱纓細草中。 -- 出自唐·翁綬·白馬
- 山中日暮幽巖下,泠然香吹落花深。 -- 出自唐·張易之·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
- 龍旗畫月中天下,鳳管披云此地迎。 -- 出自唐·崔融·嵩山石淙侍宴應制
- 溪邊人浣紗,樓下海棠花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綿樓
- 詩題不忍離巖下,屐齒難忘在水邊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自廣漢游三學山
- 黃葉分飛砧上下,白云零落馬東西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秋溪獨坐
- 蟬噪古槐疏葉下,樹銜斜日映孤城。 -- 出自唐·王睿·秋
- 雙雙野田雀,上下同飲啄。 -- 出自唐·僧齊己·相和歌辭·野田黃雀行
- 水精簾外金波下,云母窗前銀漢回。 -- 出自唐·沉佺期·雜歌謠辭·古歌
- 霜中千樹橘,月下五湖人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春園即事
- 云披丹鳳闕,日下黑龍川。 -- 出自唐·武平一·奉和登驪山高頂寓目應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