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在第7個字的詩句
下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何時再到高柟下,倚遍清陰聽道書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楊山人草堂
- 才名至高位至下,此事自屬他人羞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子瞻戲子由依韻奉和
- 無由畫奇絕,已下更重登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長舉
- 朝旋暮繞在其下,不肯出院求齋錢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題閬州開元寺澤師竹軒
- 何時相對月明下,坐徹清影談幽禪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題閬州開元寺澤師竹軒
- 上官幸且容己,下鬼休來笑人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郡齋水閣閑書·彭澤
- 岌然處大麓,天下聳風采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李太尉
- 見說如今溝垅下,斷鋒殘鏃屬耕民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淺水原
- 因而出入在門下,未有三日不親近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提刑司勛
- 昏然潦霧作,上下毒氣塞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武溪深
- 新霜著庭樹,葉下如猛剉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新霜
- 月出松塢明,露下蓮塘清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厭蟲
- 君應記得飛仙下,飚馭亭前此數峰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依韻和子駿雪山圖
- 尋常出孤梢,上下分左右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已師竹杖
- 誰陪把樽酒,露下與酬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中秋夜試院寄子平
- 閑邀親友坐其下,左右間設琴與壺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種榆詩
- 鐫鑱牽挽置庭下,犀角鯨牙蛟蜃骨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富春山人為予道其所獲石于江中者狀甚怪偉欲
- 群農悉就野,上下羅晨耕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提刑子功喜雨
- 豈期今乃出門下,每一見公心自醉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師厚還朝
- 關頭氣象古,關下風煙淡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過金雞關
- 曉來帶雨四廂下,恰似蓬萊見太真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子山種花
- 層欄倚遍不能下,狀貌秀活圍雙睛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雨后看山因憶黃世南先生詩以相招
- 漢南王化遠,天下母儀新。 -- 出自明·邊貢·承聞詔迎圣母太妃還宮(二首)
- 白頭宮監松林下,閑說英皇北狩年。 -- 出自明·邊貢·山行即事
- 引領還入房,淚下沾裳衣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古詩十九首
- 俯仰內傷心,淚下不可揮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別詩
- 上高堂,行取殿下堂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孤兒行
- 上用倉浪天故,下當用此黃口兒,今非!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東門行
- 落葉昔日雨,地下僅可數。 -- 出自宋·謝翱·鏟孟郊體七首
- 解衣揮塵子城下,地涌青蓮鄰古社。 -- 出自宋·謝翱·避暑城西觀吳道子畫老君像
- 仙客五六人,月下斗婆娑。 -- 出自宋·謝翱·鐵如意
- 故令六出繽紛下,免使荒臺更重臨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次韻徽州胡推官旅中遇雪且約同登雨花臺三首
- 皇心期過之,風下九萬里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恭和御制賜史浩古詩
- 南山竹易殫,陛下功難紀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恭和御制賜史浩古詩
- 他日陳平宰天下,如瑜翻作指囷人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陳叔進秘書送鶉分粟為謝乃辱佳句次韻發笑
- 義郴文章妙天下,引喻牛行相君舍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龍泉李宗儒師儒兄弟槐陰書院
- 堯言一日周天下,應陋詩人切響聲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恭和御制聞喜宴詩
- 匠石操斤游林下,便一舉采之充棟梁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沁園春·詩不云乎
- 一簇孫枝扶膝下,翠竹碧梧爭秀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賀新郎·露洗秋光透
- 酒行不須多,鷺下孤蒲夕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小雪前三日鍾冠之約余侍老人行山舟發后洪入
- 山下有雷頤,山下出泉蒙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凈梵僧頤蒙堂
- 山摧浪壓斧斤下,橫亙十畝眠蒼虬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官采木
- 人影花光相上下,定知梅亦解分身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和樓前梅兩絕
- 祥飚吹衣被發下,輪囷旁薄煙非煙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壽鄭制置
- 當中明郎郎,直下凈離離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中秋
- 酒酣或怒罵,天下無真是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和黎德升贈別
- 高低建瓴峻,上下竹節繁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圣節日望拜黃牛祠前退讀眾碑感而有作
- 菊能駐頹景,松下蔚可數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阮亨甫壽樂堂澹庵各一首·壽樂
- 黔袂煉{上艸下都}斜屋小,黃纓淘礦亂砂明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被檄出城
- 可憐子夜書帷下,一片圓光得未曾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漳州白蓮僧宗要見遺紙扇每扇各書一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