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在第6個字的詩句
下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久無過客為下馬,時有牧童來放牛。 -- 出自宋·楊友夔·吳孫王墓
- 上攀牛半墟,下窺鷗鷺磯。 -- 出自宋·葉樞·游武夷
- 小軒足娛客,下有清溪流。 -- 出自宋·葉翥·題興道院藍光軒
- 回首山翁花下處,凄凄芳草晚風悲。 -- 出自宋·易士達·峴山亭
- 桐尾半作爨下焦,高山流水今安有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偶成
- 屋上青山屋下云,清泉為鏡石為屏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雜興四首
- 呼之來泊巖下灣,就船買魚歸烹鮮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張德裕盤谷隱居
- 極目子陵臺下路,滔滔惟有水流東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瀟江亭
- 擾擾紅塵山下路,曉霜殘月有人行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次韻趙德輿山家
- 極目子陵臺下路,滔滔惟有水流東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瀟灑亭
- 唯有當時亭下水,無情依舊更東流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琵琶亭
- 不向君王殿下行,不入豪豪問尊貴。 -- 出自宋·元在庵主·石堂歌
- 金門間作林下語。 -- 出自宋·員興宗·哭友人故校書王君夷仲
- 從來洛花天下最,姚黃魏紫尤奇異。 -- 出自宋·袁甫·見牡丹呈諸友
- 急急花前巖下看,橫斜淺淺兩何如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康叔探梅韻三首
- 日日登山復下山,崎嶇分寸絕難攀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南伯山行韻二首
- 榼酒莫辭花下醉,相將堤上柳花黃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同年春日韻五首
- 上言思堯舜,下言商龍夔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書懷
- 說藥客來柳下榻,謁齋僧去便垂簾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善頌堂
- 出郭競聯城下騎,循堤同上柳邊舟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春日懷錢塘西湖
- 明日有人山下過,一樽容我吊興亡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過赤壁
- 崖深拱四壁,下蟄蛟龍虎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過雨頂山
- 千載不渾亭下水,俯欄猶得繼前賢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應憲使游滄浪亭韻
- 我雖曾沃齒下齦,不敢溢美忘鄉津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趙周錫詠魏南伯家蔥茶韻
- 回首紛紛天下事,有時宜假不宜真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肅客借重金紫綬
- 臨川先生天下士,古貌古心成古癖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題王順伯秘書所藏蘭亭修禊帖
- 風下疏欞月下溪,愁邊拓盡剖藩籬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用左康叔知府韻題龜溪左顧亭
- 不聞堪與猛,下比顯與宮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鳳仙花
- 世方急催科,下令嚴秋霜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寄武岡使君表兄
- 行遍疏山山下路,滿山唯有桂花香。 -- 出自宋·曾季貍·疏山三首
- 喬松數十丈,下有千歲苓。 -- 出自宋·曾季貍·靈谷山
- 宣州水西天下勝,閬州城南亦何云。 -- 出自宋·曾子公·水西寺
- 上有千尺崖,下有高樹林。 -- 出自宋·詹初·出心原
- 得非遍選天下勝,莫如茲地無煩喧。 -- 出自宋·張道宗·玉華山
- 爭似蓮花峰下客,栽成紅杏上青天。 -- 出自宋·張景·題董真人
- 我是掛冠林下客,山中安樂合平分。 -- 出自宋·張景脩·宿清溪安樂山
- 偶經{上穴下弘}頭宿,谿山妙入神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擬古
- 端谿石硯天下奇,紫光夜半吐虹霓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寄端硯與樊茂實因作詩以遺之
- 高以君堯舜,下以覺斯民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客觀余孝經傳感而有作
- 上造羲軒外,下極宣政前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懷汪圣錫
- 仁矣張嘉佑,下車知端倪。 -- 出自宋·張祁·廬州詩
- 暮掩青峰即下樓。 -- 出自宋·張唐民·題捫參閣
- 上足奉公賦,下足了其私。 -- 出自明·張掞·贈蕭溪耕者
- 拜新月,拜月下庭除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新月二章
- 醉眠篷底呼下醒,一任春風吹發影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秋江辭
- 小泊蘋香柳下磯,重逢佳節感年時。 -- 出自宋·張蘊·午日次韻池襲父
- 倚杖卻尋山下路,一川風雨濕征辀。 -- 出自宋·張載·登峴首阻雨四首
- 我登白鶴峰,下窺滄海日。 -- 出自宋·張祉·白鶴峰
- 班師遠格苗,下車親泣辠。 -- 出自宋·章杰·防風廟
- 委蛻去為天下雨,抱珠歸作洞中眠。 -- 出自宋·章峴·留題龍隱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