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在第6個字的詩句
下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從此飛來峰下寺,又添多少斷腸人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靈隱得猿
- 話著石公山下事,定如猿叫第三聲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送焦山淇上人見廣佑
- 知得一峰天下秀,地從西竺國飛來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贈壽上人
- 向道莫行山下路,果然猿叫斷腸聲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偈頌二十一首
- 不出飛猿,皮下有血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玄沙和尚贊
- 天際日上月下,檻前山深水寒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頌一百則
- 馬駒踏殺天下人,臨際者是白拈賊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頌一百則
- 糊餅{上祝下土}來猶不住,至今天有淆訛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頌一百則
- 聞說圣君將下詔,未容清澹與僧閑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和江橋晚望
- 彼之禪老,忽下崇巒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送德隆山主
- 縱闢天常立下風,安教類變叢流火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送微文章
- 但請一時放下著,當人本體自周圓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我有一機,直下示伊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振·酬人偈
- 云門大師飏下乾屎橛,進得清香遍地,散為萬物春風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若是衲僧門下,難免痛棒三十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惠洪上人
- 大小雪竇,錯下名言。 -- 出自宋·釋祖先·偈頌四十二首
- 光射斗牛腰下劍,氣吞龍虎鼎中丹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送道士歸桐柏觀
- 從來菊號霜下杰,今當喚作雪中英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詵十二弟以冬菊盆為余壽此花品金色而中心作
- 今日敏求泉下臥,老潘無酒客姜山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口號
- 楊柳家家去下湖,有歌有哭其闉阇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清明感舊
- 升堂驚掛影,下榻憶延賓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挽董知鎮
- 火急提魚花下飲,明朝千點亂青蕪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詠篆畦垂絲海棠
- 細路桑麻高下屋,平湖風雨往來舟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一葉
- 上盆頮吾面,下盆濯吾足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春日新浴
- 秋風蟋蟀床下鳴,茅茨耿耿秋燈明。 -- 出自宋·宋慶之·放翁有五更讀書示子詩予亦次韻
- 未得草茅封下事,少從桃李徑中行。 -- 出自宋·宋詡·句
- 高者恐顛墜,下者當鎮綏。 -- 出自宋·蘇舜元·地動聊句
- 屋映花叢當下簾。 -- 出自宋·蘇舜元·題海昌安國寺
- 三后在天歌下武,一人膺福見君陳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諸公從駕景靈宮二首
- 顧指不為天下化,排進靡使人心僨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
- 若欲遍游山下寺,直須經歲駐征輪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兗弟與梁況之學士同作四絕句·右呈況之常
- 云際潺湲入下田,田塍級級逗平泉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晴日縱步二首
- 大矟將軍山下住,摧頹略記銜枚路。 -- 出自宋·孫巖·繞行遇獵
- 御香四時來下兮,道冠蓋以相望。 -- 出自宋·孫因·越問·駐蹕
- 軍國平章天下望,鷹揚年德正相符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上史魏公壽三首
- 浙中巖壑天下雄,越絕宛委吳穹窿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和樓尚賦趙大資大資重樓柏梁體
- 云水渺四極,下上涵日星。 -- 出自宋·唐文若·登金山
- 易說難行天下事,未為先懶老來心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謾興
- 物外休論天下事,書中要見古人心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次弓天錫送胡儒文韻
- 行經幾臺觀,下馬毬鞠場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擬白馬篇
- 曾記詩僧林下約,為將蹤跡報渠知。 -- 出自宋·汪大猷·次韻奉答諸公
- 嗟哉我公雖下世,萬古千秋未嘗逝。 -- 出自宋·汪大章·哭大愚呂公
- 黃道中天臨下土,清時群牧盛維揚。 -- 出自宋·汪統·寶慶改元孟春中浣敬拜十賢於學宮謹哦唐律
- 親戚送將山下去,歸來一餉哭聲衰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哭直方兄二首
- 銜杯曼卿放,下筆老坡神。 -- 出自宋·王從之·憶李之純三首
- 花片已隨山下水,云層虛鎖河中春。 -- 出自宋·王祜·句
- 孰若阿房宮,下容五丈旗。 -- 出自宋·王撝·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
- 高褰赤帷裳,下照及隱微。 -- 出自宋·王撝·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
- 好下工時便下工,百年光景一飛蓬。 -- 出自宋·王慶升·入道詩十九首
- 今日手攀轅下者,人人都自翳桑來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送晦翁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