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在第6個字的詩句
下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盧老無端颺下柴,碓頭舂出古菱花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翻思三條椽下,噇飯噇眠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乾非上,坤非下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衲僧家,腳跟下一段光明,十日并照,明察秋毫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一回{上祝下土}破娘生指,血染春風開雜花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明月谷血書華嚴蒙恩宣入內庭
- 點綴玲瓏巖下草,枝枝葉葉是曇花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賀天童滅公和尚
- 一拳{上祝下土}殺深埋了,倒卓天臺作壽山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送悟侍者歸天臺葬父
- 到頂方知天下小,草鞋跟斷更須挨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危峰
- 到頂方知天下小,攀高似取世人嫌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登金峨峰頂
- 不如一時放下衲被幪頭,從教門外颼颼,雨颼颼,幽州江品,采石渡頭,三三兩兩釣漁舟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七十六首
- 一之上,三之下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彰圣輝長老請贊
- 馬駒踏殺天下人,瞎驢不受靈山記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曹山榘長老請贊
- 眨上眉毛如下薦,岳陽惡浪轉增深。 -- 出自宋·釋師一·頌古八首
- 汲水僧歸林下寺,待船人立渡頭沙。 -- 出自宋·釋曇密·頌古二首
- 垂衣則治,天下為化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天地無窮行
- 今感圣恩林下去,一輪秋月照天河。 -- 出自宋·釋咸杰·偈公六十五首
- 往來一致,高下同觀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從此龍光山下寺,龜哥也著載豐碑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提起分開,放下捏聚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頭上漫漫,腳下漫漫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頌古十六首
- 長老若不放下,疑殺后生尊者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須菩提贊
- 捲起何如放下時,微風輕撼碧云垂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延壽化帳
- 棒頭領旨,句下明宗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雪峰真黨內禪師贊
- 戴起還同放下時,好觀實際訪俱胝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送真大師
- 戰守京河不下鞍,臣圖恢復不圖官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次徐相公韻十首·岳飛
- 此去莫忘燈下約,蠹書重整此山房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送子謙皈松江
- 留雪嶂橫趍下海,九疊峰{左足右孛}跳上天。 -- 出自宋·釋洵·偈二十二首
- 策杖偶來林下坐,鳥聲相和唱圓音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豈儉由人天下遠,安危在智道非賒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道得亦來叉下死,三千里外為君傳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只要無心直下休,一顆圓光非異色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六代傳衣天下聞,參禪學道□紛紛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證道歌·證道歌
- 黑白不分難下手,放過一著大驚神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古九十八首
- 馬駒踏殺天下人,且有什麼相交涉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贊三十六祖頌
- 致令千古之下,兒孫逐惡隨邪。 -- 出自宋·釋元聰·頌古八首
- 無限水邊林下客,謾將竹杖度須彌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偈頌六十七首
- 要騎便騎,要下便下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偈頌六十七首
- 舌頭無骨,額下生眉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大覺禪師祖雍長老請
- 尾巴才露,天下人憎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禪人請贊
- 向道莫行山下路,果然猿叫斷腸聲。 -- 出自宋·釋云·偈頌二十九首
- 問了答了,直下翻身。 -- 出自宋·釋真慈·頌
- 俯而九淵之下,仰而重霄之上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一葉落兮天下秋,一華開兮天下春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藏天下於天下兮一性自然平等,出世間於世間兮萬像誰敢相謾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狗子佛性,天下分疏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七十八首
- 疋上不足,疋下有余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寫真求贊
- 想變石頭山下虎,悟空弓影酒中蛇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普淵行者請頌
- 想像玲瓏巖下雨,春寒猶可臥羊氈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宿覆船山阻雨
- 一葉落時天下秋,不風流處卻風流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真身
- 道人歸作山下賓,霜筇筍屨飄孤云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送圓上人之龍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