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在第6個字的詩句
下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是誠癡絕天下無,此子費子西歸圖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送費恭父
- 吾行敢后天下士,百年人物猶拳拳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送孫季和知縣赴常熟
- 利害總關天下事,聰明不惑枕中書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送呂澤父
- 何似飛來峰下寺,相邀來吃趙州茶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茶湯會求頌
- 花落鳥啼巖下寺,月明人喚渡頭船。 -- 出自宋·釋從瑾·頌古三十八首
- 千古華山山下路,輸他潘閬倒騎驢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偈頌五十一首
- 全機大用,放下竹篦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集福鑒長老請贊
- 直上法堂便下去,觸忤和尚重解註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昌·頌古五十七首
- 留余亂石龍下蟄,結茲古洞神中刳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常·巖豅寺
- 圓悟一關天下險,寶山有寶世間稀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沖·偈頌五十一首
- 只要個人,直下承當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沖·臨終偈
- 千尺絲綸直下浮,蘆灣深處浪花粗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至今千古之下,掛人齒牙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疊石峰之顛,下瞰楊梅澗。 -- 出自宋·釋德止·疊石庵
- 袖頭打領,腋下剜襟,即不問你諸人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中路{上祝下土}著腳指頭,方知南山一夏不辜負你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傾一百三十三首
- 春風包裹,上下四維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衲僧路活,腳下生煙,老僧終不學云門索飯錢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六十八首
- 頭上著枷,腳下著杻。 -- 出自宋·釋法薰·偈頌十五首
- 兩來北來腳下過,欲知冷暖待驢年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寄臺州瑞巖高原禪師住靈隱
- 翻憶古人樹下居。 -- 出自宋·釋方會·偈
- 布毛一吹,當下知歸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方·頌古三十八首
- 子細當頭放下看,病在當時誰手里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方·偈三首
- 山上欄外,水下檻前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暉·偈頌四十一首
- 言中有響,句下分明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偈頌八十七首
- 若到頓庵門下,一時且作兒孫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頓庵
- 馬駒踏殺天下人,炙地熏天氣轉腥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泐潭暹上人出示延福頌古三首索鄙語因用其韻
- 試問大雄山下虎,何如千里踏人駒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無心道人梁長道以偈見寄次韻
- 日暖婆娑林下行,天寒堆?;疬呑?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煨芋
- 山不為高,水下為下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偈頌一百零一首
- 頂門著眼,頷下安眉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令下家山方下準,瓢中日月掌中分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送楊高士歸蜀
- 照出芙蓉城下月,金波影裹麥秋寒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送了禪人
- 那更錯行山下路,一步兩步三四步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偈頌七十一首
- 目前巘嶮,腳下平夷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山行贊
- 未審南泉庭下花,幾人看了夢相似。 -- 出自宋·釋了一·頌古二十首
- 有一則語,天下衲僧做盡伎倆,欲會會不得,擬舉舉不全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偈頌八十五首
- 潘閬騎驢山下過,只聞啼鳥鬧春風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偈頌八十五首
- 若是覆盆之下,又爭怪得老僧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·偈頌六十五首
- 貴要傍人知下落,不知下落被人謾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·頌古十一首
- 若是向上向下,總將靠之一壁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偈頌四十一首
- 若向衲僧門下過,爛槌一頓無疑矣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偈頌四十一首
- 掌持國土,天下安堵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寧·最明寺殿真像贊
- 道得無言杈下死,霍山猛跳入懷中。 -- 出自宋·釋普信·頌古九首
- 粥后放參三下鼓,孰能更話祖師禪。 -- 出自宋·釋齊岳·偈
- 若會截流那下去,匝地清風隨步舉。 -- 出自宋·釋清旦·頌古四首
- 千載靈龜庵下出,團團骨上卦重重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頌古四十五首
- 曷送住持芝下寺,祖翁一個破砂盆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送契首座住雁山靈峰
- 須彌燈王立下風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偈頌十二首
- 高參鬼仙吟,下比古佛頌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和徐國錄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