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在第6個字的詩句
下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兩頰棱棱額下分,更無坳處可藏云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四明山中十絕·羊額嶺
- 偶然根葉著下土,散作人間百花樹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王丞分惠碧桃樹再賦奉謝
- 況伊二毒俱下類,瑣細不足勞鞭撾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義蜂行
- 天圣陰功天下母,慶源重此毓英豪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曹徽猷生日二首
- 門中{上日下兆}董刊新志,海內陳雷哭舊交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吳狀元史泳挽詞
- 更覓九龍飛下處,人言山僻過于詩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定海九龍山
- 神仙宅空碧,下亦愛人境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賞梅游中塘分韻得影字呈水心
- 若盡禮宗天下少,縱修彤史古人無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徐太博母夫人挽詞
- 六館已推天下士,一官向羨吏中仙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挽陳縣尉歌詞
- 宜搜得此天下奇,恍然坐我神仙界。 -- 出自宋·鄧樸·舫齋
- 臚言峽山天下奇,欲觀愁隔三千里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遡蛺詩
- 昔聞淡巖天下稀,金華仙伯開稱美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月湖新得浮石巖
- 安知蒼梧野,下覆猿鳥哭。 -- 出自宋·狄遵度·看白云愛而成詩
- 祇待歸休林下去,來同靈默此安禪。 -- 出自宋·刁約·游五泄山
- 歸向龍巖巖下房,又添移竹種松忙。 -- 出自宋·丁高林·寄龍巖張節翁
- 深愧薄才叨下幕,酒酣應許吐車茵。 -- 出自宋·董士廉·興慶池禊冥
- 巖上風煙巖下水,晚尋丹灶夜漁舠。 -- 出自宋·董與幾·題澹山巖
- 饤虀{左竹下芻}釀挹仙霞,味到詩情分外佳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和會之二絕
- 方見露芽墻下茁,又嗟霜葉嶺頭紅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再依韻復足五十六字以見一時無聊之態非詩也
- 谽谺開古洞,下有清淺流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良月游水樂
- 上山月正高,下山月已黑。 -- 出自宋·杜思恭·憶東山
- 撫字昨慚書下下,佩衿今羨領青青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南平教授勾子甲見訪于益昌自言正在華陽時渠
- 洪惟太上皇,下詔羅瓊玖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奉別唐寺丞丈一首
- 突兀方舟天下豪,文如神禹決江河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過方舟墓下
- 是家老仙伯,下顧目所瞷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壽黃運使
- 今日病夫祠下過,獨知疲懦長精神。 -- 出自宋·范師道·釣臺
- 方喜璽褒天下最,又聞玉節日邊來。 -- 出自宋·方大琮·壽鄉守張秘閣
- 五星聚奎宿,下下多賢才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贈星命舒云峰
- 圣人在上天下平,疏食飲水甘曲肱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贈星命舒云峰
- 及乎作春秋,下逮西狩麟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和僉事夾谷之寄韻
- 老眼試尋天下看,豈無頗牧在東南。 -- 出自宋·方逢辰·贈風鑒曹老眼
- 上有朝廷燕,下有鄉黨飲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晚雜書三十首
- 上有出岫云,下有見底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晚雜書三十首
- 上方造化樞,下述性命關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西齋秋感二十首
- 高不至元愷,下不為庶頑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恢大山擬古三首
- 屋上炊煙屋下燈,客來汲井具瓶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雖然吟五首
- 摩拊惸嫠達下情,領州作縣總書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徐贊府蜚英八首
- □□定為林下計,嚴灘西向練溪船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醉題二首
- 晴日緩行果下馬,春山初試雨前茶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謝遁翁吳山長孔昭三首
- 豈惟百世之下知盧仝,并使長須赤腳名無窮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畫盧仝長須赤腳
- 上弦進火候,下弦退陰符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納甲圖
- 見李耳于樹下,參伏羲于畫前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醉仙圖
- 元佑太母地下負廢立之謗,昭慈再廢入道冷屋扃荒苔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聞笛嘆
- 甚至不乘果下馬,自應早獲掌中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徐可大近旌表門閭
- 樓閣已傾卸,下有室與堂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廢宅嘆
- 十年歸來乎,下帷董生園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哭從兄良遇
- 月近參旗欲下弦,倚樓半夜獨看天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月二十三日聞城南火午至夜半懷歸
- 鉤銀畫鐵筆下字,咳珠唾玉胸中篇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李伯英孟淳,鶴田幼弟,乃步深齋之子
- 應門才入謁,下榻愧為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湖口寄方去言
- 清健如公天下少,平心心事十分平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平心胡祠監誕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