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在第6個字的詩句
下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昨日豆花籬下過,忽然迎面好風吹。 -- 出自宋·張良臣·失調名
- 清曉豆花籬下立,竹梢獨與月爭高。 -- 出自宋·張良臣·酒熟
- 最恨花光山下路,數聲杜宇背人飛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花光寺送使者書壁
- 聞說晦翁天下士,更將出處細商量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送湖南潘帥赴召
- 折簡更招花下飲,可能離坐亦容參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覓酒於宋伯潛
- 底事歡聲騰下雋,祗今賢宰在中牟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壽巴陵朱宰
- 荊山之璞天下奇,韞藏待價其誰知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書懷寄黃夢立
- 后夜子陵臺下去,只應慚愧釣魚機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江上舟中
- 試問休官林下去,何人得似高年。 -- 出自·王炎2·臨江仙·試問休官林下去
- 胡為芻豆拘,下與駑駘并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古意
- 白面誰家郎,下馬清谿口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商婦吟
- 溜雨四十圍,下視庭前柏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九月二十一夜夢至亂山叢石間出憩道傍拂石坐
- 人立杏花陰下,泛光風襲襲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扛·好事近·風動一川花
- 且是芙蓉城下水,還送歸舟。 -- 出自宋·程垓·浪淘沙·山盡兩溪頭
- 考滿我應書下下,賑荒人謂策平平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曉晴
- 曾是汝陽門下客,凄涼空詠八哀詩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挽新安恭榮王詩
- 未可輕量天下士,渠知不是彀中英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朱天永示仆二詩蓋有激而云者因用其韻以廣之
- 喜有常郎天下士,肯來相對語殘編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酬常丞見和
- 愚儒請遺天下衣,各使蒼生有環堵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春蠶行
- 莫怪楚囚頻下淚,何人談話到神州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俯江樓
- 詩能驅瘧鬼,下筆莫躊躕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久不得廣文俞同年書頗聞病瘧小詩往問訊
- 少待相將林下去,攜筇更引鹿同行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觀鶴
- 千里莼絲未下鹽,北游誰復話江南。 -- 出自宋·徐似道·莼菜二首
- 看便隨、飛詔下南州,朝京國。 -- 出自宋·黃人杰·滿江紅·小隊旌旗
- 幅巾宛有林下風,身雖隱約聲如鏞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題端約喜神詩
- 碧澗芹羹珍下箸,紅蓮香飯樂歸田。 -- 出自宋·陳三聘·浣溪沙
- 振英聲兮階下,氣烈動兮清寧。 -- 出自宋·游九言·楊忠襄墓
- 聞道石湖天下奇,城南未數閬州稀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范參政自建康得資政宮祠六詩寄呈
- 況此十年門下士,反從勾漏吊沉湘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贈楊左司三首
- 剩欲將梅月下看,卻愁風露不勝寒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對梅有作六首
- 危岑百尺高,下有溪流深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成父居于普寧寺鐘樓之下辟以為齋舊名坎止近
- 四皓逃商山,下視衣褐婁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東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蕭然之嘆
- 出郭雨遽止,下山云復收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蕃侍舅翁衡州史君游吉陽山舅翁舉往年與南澗
- 潦倒三年白下官,畏途常以此心觀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趙叔侍郎子直二首
- 簡注豈惟陛下圣,讙謠還見庶民同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送韓建寧赴召二首
- 上如說相思,下如祝加餐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獨行五首
- 過得旁羅上下灘,望中青出是靈山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過旁羅見靈山
- 南山如訪舊,下有老耕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題宋舜卿家小閣兼屬李亦韓梁進父二首
- 延英空側席,下里老斯人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立春日邂逅周文顯于子暢兄許飲酒論文歡有余
- 過江探禹穴,下水到嚴州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送處州斯遠二首
- 唯有錦江橋下水,相逢不改舊時清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至邑有感二首
- 周漢歷歷上下秦,侯王將相史疊陳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跋韓澗泉詩
- 寂寞當思林下,有時病渴猶須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從莫萬安覓柑子并以玉山沙藥合寄之六言三首
- 墨綬于今天下半,弦歌誰復古人中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進賢令程可久
- 高田卷蒼埃,下田積荒穞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趣章永豐祈雨
- 涪翁昔作白下宰,遺墨到今多雁書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以湖州酥秀州木犀面油太和石本觀音像送莫萬
- 徑欲過君籬下看,二兒端可為輿籃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從鄭秀才覓菊二首
- 好士何妨勤下榻,豐年那有拙催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林信州
- 月底婆娑燈下語,恍然還是昔年看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李商叟舉似用南澗山字韻茶山星字韻數詩輒借
- 君行過懷玉,下有我衡茅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送潘元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