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在第6個字的詩句
下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山上群仙司下土,地位清高隔風雨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
- 玉川子,涕泗下,中庭獨自行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月蝕詩
- 上不事天子,下不識侯王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冬行三首
- 上天何寥廓,下地何崢嶸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月下寄徐希仁
- 御蹕何須林下駐,山公不是俗中人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奉和幸韋嗣立山莊應制
- 上動明主疑,下貽大臣恥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尋拜襄州刺史。春日赴襄陽途中言志
- 蝶惜芳叢送下山,尋斷孤香始回去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買花謠
- 天竺沙門洛下逢,請為同社笑相容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洛下贈徹公
- 水墨乍成巖下樹,摧殘半隱洞中云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與湛上人院畫松
- 人到南康皆下淚,唯君笑向此中花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送人往虔州
- 巨石奔崖指下生,飛波走浪弦中起。 -- 出自唐·李季蘭·琴曲歌辭·三峽流泉歌
- 嚴陵愛此景,下視漢公卿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題嚴陵釣臺
- 山色日夜綠,下有清淺瀨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酬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見示之作
- 獨宿自然堪下淚,況復時聞烏夜啼。 -- 出自唐·賀蘭進明·雜曲歌辭·行路難五首
- 爭得便如巖下水,從他興廢自潺潺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武關
- 今日登臨須下淚,行人無個草萋萋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岐州安西門
- 雞檄固應無下策,鶴書還要問中林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秋日感事
- 飄飖九霄外,下視望仙宮。 -- 出自唐·韋渠牟·雜歌謠辭·步虛詞
- 長受惜花花下唱,袖和金縷怕春風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更與宮娥花下看,工夫還似外邊無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端午內中帖子詞·皇后閣
- 為惜主人林下意,暮鐘沈閣尚應留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留題吳促庶省副北軒畫壁兼呈楊樂道陳院龍圖
- 窺園仍舊隱,下馬忽新墳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挽董儒促二首
- 綠綈傳詔天下畿,驛馭骎骎擁使騑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送富郎中守蘇州
- 高門引冠蓋,下客抱支離。 -- 出自唐·陳嘉言·晦日重宴
- 傍對野村樹,下臨車馬道。 -- 出自唐·丘均閭·臨水亭
- 前對豎裂峰,下臨削成壁。 -- 出自唐·趙居貞·云門山投龍詩
- 向晚風吹庭下柏,猶疑琴曲韻南薰。 -- 出自唐·張濯·題舜廟
- 壟上流泉壟下分,斷腸嗚咽不堪聞。 -- 出自唐·崔膺·別佳人(一作崔涯詩)
- 明歲杏園花下集,須知春色自東來。 -- 出自唐·馮宿·酬白樂天劉夢得(一作尹河南酬樂天夢得)
- 昨夜夢回花下飲,不知身在玉堂中。 -- 出自宋·元絳·懷荊南舊游
- 西都山水天下奇,神嵩景室環清伊。 -- 出自宋·王拱辰·耆英會詩
- 坐據白云巖下地,仰看青鏡匣中天。 -- 出自宋·李師中·句
- 一室可知天下事,十方齊見定心中。 -- 出自宋·王益柔·題招提院靜照堂
- 澄瀾忽生暈,下有雙鳧浴。 -- 出自宋·吳師孟·和章質夫成都運司園亭詩·水閣
- 新曲旋教花下按,好題只就席間分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再和
- 第一名花洛下開,馬馱金餅買將回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次韻程丞相觀牡丹
- 稚兒怕寒床下啼,兩骭赤立仍苦饑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道旁稚子
- 薄莫出華省,下馬燈已燃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迫晚風雪出省詠張公達紅梅之句
- 上無猛虎畏,下無長蛟逼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勉陳石二生
- 山陽大都天下夸,長淮蟠山無垠涯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山陽太守見招值病以長句謝之
- 五季積成天下亂,千年方有圣人生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伏謁太神御殿詩
- 京師乃處天下腹,亦聞大水來扣閽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淮揚大水
- 堯眼八采眉,下燭天光發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稚卿約郭外之游
- 百尺青梧桐,下有寒泉井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古井
- 為問桃花巖下客,有田肯貰子真無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謝病
- 虹霓渴雨欲下澗,魍魎避人還入山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野步
- 憶昨忽叨門下召,此辰方醉侍中筵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九日作
- 最是銜恩門下客,秀眉前祝落鄒枚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韓魏公生日二首
- 不獨此間堪下淚,秋風無處好開襟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留別西京僉幕陳子雍著
- 炎蒸有正色,下與地氣關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某蒙君章兄寵示櫻桃佳篇輒依韻奉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