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在第6個字的詩句
下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細雨斜風籬下菊,安排青蕊做重陽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獎菊二絕
- 上呼笙簫侶,下瞰錦繡州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中春望后一日登鈴瓏
- 鶴去不聞人下子,黃蜂無數采花歸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白鶴觀
- 此事大關天下望,殷勤為報古楊州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寄崔帥卿
- 隋家昔為天下宰,窮兵黷武征遼海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燕歌行
- 時遷道革天下平,白環入貢滄海清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燕歌行
- 送君魯郊外,下車上高丘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送友人使河源
- 每憶月陂隄下路,便開圖畫覓姚黃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夢游洛中十首
- 岧嶢雙浮云,下有千人{宂辱}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任山歸河東
- 上窮林端寺,下見海內國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碧峰亭
- 千里不逢京下信,五年虛斷海邊魂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懷文雅儼上人
- 林外灘聲砌下泉,冷冷幽響靜中傳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士安飲我數杯至觀音院才醒聞灘聲泉響因留短
- 楹外珍叢叨下泉,祥符天子泰靈仙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泰靈園書事
- 偏愛堂東砌下松,三年瀟灑伴衰翁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庭松安靜堂
- 朝家歲取天下士,官守小大悉分治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州學餞送解發進士
- 北苑靈芽天下精,要須寒過入春生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和詩送茶寄孫之翰
- 荷葉新詞天下工,玉人垂手倚秋風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吳沈子山
- 草色溪流高下碧,菜花楊柳淺深黃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曉出黃山寺
- 風和花氣清,下簾休放出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閑居雜興三首
- 碧煙中,明月下,小艇垂綸初罷。 -- 出自宋·李珣·漁歌子·楚山青
- 龍象居虛空,下界聞斗蟻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清涼山贊佛詩 四首
- 上枝覆官閣,下枝覆車馬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洛陽道五首獻呂四郎中
- 漁梁不得意,下渚潛垂鉤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漁父詞
- 中朝發玄澤,下國被天光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大酺得長字韻時任安宜尉
- 上由玉華宮,下視首陽岑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升天行貽盧六健
- 冪罒歷疏蒿下,毰毸深叢里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射雉詞
- 上延北原秀,下屬幽人居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仲夏入園中東陂
- 千尺絲綸直下垂,一波才動萬波隨。 -- 出自唐·德誠·船子和尚偈
- 險峭雖從筆下成,精能皆自意中生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觀項信水墨
- 席上新聲花下杯,一聲聲被拍聲摧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江南聞新曲
- 雖向檻前窺下界,不知窗里是中天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尚書新創敵樓二首
- 薄俗盡于言下泰,苦心唯到醉中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末寄上桐江馮使君
- 頃者天厖亂下鯨翻海,烽火崩騰照行在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杜侯行
- 大道將行,天下為公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大蜀皇帝壽春節進堯銘舜頌二首·舜頌
- 微人昔為門下人,扣玄佩惠無邊垠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大愿和尚
- 上唯金膏香,下狀驪龍窟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鏡詞
- 無輕賤微,上下相依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續姚梁公坐右銘
- 行密節高霜下竹,方知不枉用心神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上為桃李徑,下作蘭蓀渚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不學白云巖下客,一條寒衲是生涯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必若有蘇天下意,何如驚起武侯龍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雷公
- --王遘時稱洛下詠,人許郢中歌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建安寺夜會,對雨懷皇甫侍御曾聯句
- 更聞臨川作,下節安能酬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和袁使君高,郡中新亭會張煉師晝會二上人
- 野人藥瓢天下絕,全如渾金割如月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答韋山人隱起龍文藥瓢歌
- 純臣獨耿介,下士多反覆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贈李中丞洪一首
- 上有巨蟒吞,下有毒龍護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贈李中丞洪一首
- 青云何潤澤,下有賢人隱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杼山禪居寄贈東溪吳處士馮一首
- 應怕碧巖巖下水,浮藤如線月如鉤。 -- 出自唐·來鵠·游魚
- 宜與謝公松下戴,凈簪云發翠微間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寄友人鹿胎冠子
- 玉枕只知長下淚,銀燈空照不眠時。 -- 出自唐·李冶·感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