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在第5個字的詩句
下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一聽玄音下竹亭,卻思窗雪與囊螢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匡山大愿和尚
- 不知在巖下,為復(fù)在峰頭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紫閣隱者
- 閑門微雪下,慵惰計全成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閑居作
- 想得重泉下,依前與眾殊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讀劉得仁、賈島集二首
- 家住綠巖下,庭蕪更不芟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誰知席帽下,元是昔愁人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獨臥重巖下,蒸云晝不消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埋著蓬蒿下,曉月何冥冥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偃息深林下,從生是農(nóng)夫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長存磨石下,時哭路邊隅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焉知松樹下,抱膝冷颼颼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昨日到城下,卻被狗形相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十方無上下,來去任西東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棲遲寒巖下,偏訝最幽奇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住茲丹桂下,且枕白云眠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睡起墻陰下藥闌,瓦松花白閉柴關(guān)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睡起
- 夜靜長廊下,難尋屐齒看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薦福寺講筵偶見又別(一作別后)
- 峰翠飄檐下,溪光照座隅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春日陪顏使君真卿、皇甫曾西亭重會韻海
- 風(fēng)起高梧下,清弦日日聞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題鄭谷江畔桐齋(鄭生好琴,性達(dá),兼寡欲)
- 客位繁陰下,公墻細(xì)柳中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春日會韓武康章后亭聯(lián)句
- 如今誰山下,秋霖步淅瀝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妙喜寺高房期靈澈上人不至,重招之一首
- 余花故林下,殘月舊池邊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陸判官歸杭州
- 古寺章陵下,潛公住幾年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寒食日同陸處士行報德寺,宿解公房
- 見說三陵下,前朝開佛祠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遙酬袁使君高春暮行縣,過報德寺見懷
- 古磬清霜下,寒山曉月中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秋日遙和盧使君游何山寺宿敡上人房論涅槃經(jīng)
- 寥寥高松下,獨有閑云歸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雜興六首
- 須防肘腋下,飛禍出無端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從軍行五首
- 心悲空林下,淚灑秋景前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哭吳縣房聳明府
- 別葉蕭蕭下,含霜處處流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山中月夜寄無錫長官
- 云鶴驚亂下,水香凝不然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山雨
- 放歌長松下,日與孤云閑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覽史
- 常隨山上下,忽限江南北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李道士
- 白日東林下,空懷步影時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哭覺上人(時絆剡中)
- 遙想赤亭下,聞猿應(yīng)夜愁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送奚賈歸吳
- 誰言魏闕下,自有東山幽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題劉相公三湘圖
- 今宵松月下,開閣想安禪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送大德講時河?xùn)|徐明府招
- 至今壝壇下,如有簫韶聲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詠史十一首
- 咸陽古城下,萬頃稻苗新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詠史十一首
- 儒風(fēng)冠天下,而乃敗王度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雜詩六首
- 下,高殿映杉柳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仙游寺(有龍?zhí)堆ā⑴耢簦?/a>
- 此時堯砌下,蓂莢自將榮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海上生明月(科試)
- 須知香餌下,觸口是铦鉤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放魚
- 紫泥飛詔下金鑾,列象分明世仰觀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送秦?zé)拵煔w岑公山
- 莫令巫山下,幽夢惹云雨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送鄭京昭之云安
- 西風(fēng)團(tuán)葉下,疊縠參差起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傷思
- 龍驤伐鼓下長川,直濟(jì)云濤古廟前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涼公從叔春祭廣利王廟
- 翛翛木葉下,白浪連天起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湖中古愁三首
- 須知毛色下,莫入鷺鷥叢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青鹢
- 何當(dāng)五柳下,酌醴吟庭筠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同張明府游溇水亭
- 種瓜黃臺下,瓜熟子離離。 -- 出自唐·李賢·黃臺瓜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