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在第5個字的詩句
下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神女翻旗下,馮夷疊鼓隨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十月晦過巫山
- 古來天目下,誰識三歲貢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示諸兒
- 斥歸天目下,石田力躬耕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示諸兒
- 乾坤孰高下,今古誰興亡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浴罷氣體和
- 歸來茅屋下,撫牛涕泗漣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漩口
- 俗情床上下,野趣蜜中邊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謹和老人羅山
- 日昏山虎下,風急水鶬呼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帽子檐水宿
- 呼汲日月下上云煙兮,回紫抱黃入丹田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山中吟
- 銀河帝女下三清,紫禁笙歌出九城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勤政樓觀樂
- 相見楚山下,漁舟憶釣臺。 -- 出自唐·賈至·送夏侯子之江夏
- 文思精天下,忠謀盡帝前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司徒侍中宋宣獻公挽詞五首
- 上有繁葩下落英,紅波動蕩逐風行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桃杏園
- 水行至州下,樓臺壓煙島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泊吳江寄胡武平
- 皇帝慈孝,下民胥擬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親祀南郊詩
- 蓼蕭思及下,奕葉力追先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群玉殿賜宴
- 來知從月下,去似逐云飛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十九日奉慈親再往吉祥院看花
- 近觀詔書下郡國,選訪行實登俊良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柯祕書三子歸泉應詔
- 雀噪饑鷹下,山空病木疏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西郊
- 靈禽不世下,刻像成羽翼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北苑十詠·鳳池
- 橋畔修篁下碧溪,君家元在此橋西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訪陳處士
- 酒功書下下,心事付悠悠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小樓雨中
- 心危白露下,聲斷彩弦中。 -- 出自唐·孔德紹·賦得華亭鶴
- 金丘華陽下,仙伯養晦處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貽王侍御出臺掾丹陽
- 有若蓬萊下,淺深見澄瀛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
- 想像南山下,恬然謝朝列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酬李處士山中見贈
- 歸路秦城下,寒云慘平田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陸著作挽歌
- 昔賢居柱下,今我去人間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游茅山五首
- 況以北窗下,夢游清溪陰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酬綦毋校書夢耶溪見贈之作
- 日暮香林下,飄飄仙步回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苑外至龍興院作
- 自昔大仙下,乃知元化功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述降圣觀
- 得從軒墀下,殊勝松柏林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雜詠五首·架檐藤
- 盤石青巖下,松生盤石中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雜詠五首·石子松
- 果藥羅砌下,煙虹垂戶前。 -- 出自唐·丁仙芝·和薦福寺英公新構禪堂
- 吟向霜蟾下,終須神鬼哀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詩
- 一領彤弓下赤墀,惟將清凈作藩籬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盧使君二首
- 終期仙掌下,香火一相親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崔尚書朝覲
- 上有堯禹,下有夔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橫吹曲辭·長安道
- 天符早晚下空碧,昨夜前村行霹靂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江邊祠
- 遙思青嶂下,無那白云何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赤松舒道士二首
- 森森椿樹下,白龍來嗅人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夢游仙四首
- 野人到山下,仰視星辰畔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盧少卿覓千文
- 何事堯云下,干戈滿許田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鄱陽道中作
- 天花娉婷下如雨,狻猊座上師子語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顥雅禪師
- 幸到膺門下,頻蒙俸粟分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別盧使君
- 終期花月下,壇上聽君彈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懷赤松道士
- 百慮片帆下,風波極目看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春過鄱陽湖
- 不下便不下,如斯太可憐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懷四明亮公
- 唯思棠樹下,高論入圓伊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早秋即事寄馮使君
- 南省雁孤下,西林鶴屢招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寒夜有懷同志
- 簾垂仙鳥下,吟次圣人來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翰林陸學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