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在第4個字的詩句
下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惟憐籬下菊,漸漸可相依。 -- 出自宋·徐璣·秋夕懷趙師秀
- 孤風(fēng)亭下夢,猶記曩時不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挽向伯恭侍郎三首
- 相從林下寺,一洗水邊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次韻陳魯山正字社日同游西湖
- 顧余多下駟,況復(fù)似陳人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迪侄屢餉新茶二首
- 政緣天下無雙士,非為江東第一州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子蒼攜和章見過用韻為謝
- 徑須澆下磈磊胸,乞取青錢供白墮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次折仲古游潯州桂園韻
- 雪含欲下不下意,梅帶將開未開色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探梅
- 團團巖下桂,表表木中犀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巖桂二首
- 恭惟陛下圣,萬國瞻儀刑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還守臺州次陸務(wù)觀贈行韻
- 周時柱下史,設(shè)教本清靜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陸務(wù)觀讀道書名其齋曰玉笈
- 病夫桑下戀,萬一有佳音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聞寇至初去柳州
- 聊為堂下龜魚主,少退階前雁鶩行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戲作盆池四于和青堂
- 定應(yīng)天下稀,豈但湘南雄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游靈川縣水洞
- 忽驚地下修文去,太息門邊問字誰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挽韓子蒼待制
- 飽霜林下風(fēng),霜毛極清潤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歲寒亭
- 名山天下少,行矣雪消殘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送紹興張耆年教授之永嘉學(xué)官
- 不行亭下路,護筍別開門。 -- 出自宋·戴敏·西溪陳居士家
- 一尊花下酒,殘日水西樹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汾上宴別
- 一從詔下人皆羨,豈料恩衰不自知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代人贈杜牧侍御 宣州會中。
- 看山臺下水無塵,碧筱前頭曲水春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題段氏中臺
- 千株松下雙峰寺,一盞燈前萬里身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四祖寺
- 幾年山下陰陽鼎,盡日澗邊桃李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贈道者
- 感君巖下閑招隱,細縷金盤膾錯刀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途次宿友人別墅
- 感君巖下閑招隱,細縷金盤鱠錯力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途次宿友人別墅
- 秋池云下白蓮香,池上吟仙寄竹房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貽凈居寺新及第
- 雄應(yīng)垓下收蛇陣,滯想溪頭伴豹韜。 -- 出自宋·譚用之·古劍
- 公禮欲下格,具觀人所存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即事
- 不敢輒下機,連宵?;馉T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織婦怨
- 咽喉才下即無恙,何此不效況頻餌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子平吊猿
- 把之庭下讀復(fù)讀,仰望高株一歔欷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子平吊猿
- 高舂鈴下索焚香,鏤管紋箋發(fā)彩章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永興吳龍圖給事
- 錦屏山下何夫子,鐵帶麻衣真古人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題何靖山人隱居二首
- 回首林下游,何年赤松子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將至隴城縣
- 紛更初下議,旁午遂交章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堯夫二章
- 十年不下山,煙云爛衣衫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贈日新禪師
- 婆娑欲下大江飲,萬里一息頭低昂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寄題杭州通判胡學(xué)士官居詩四首·鳳咮堂
- 半空欲下復(fù)不下,回首翩然歸五云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仙人
- 客亭須下馬,把酒慰殊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咸陽道上晚晴有作
- 惟有巖下泉,猶能滌幽抱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玉峰園經(jīng)春不得一過因成詩呈同官約游
- 自歸官下少出入,惟是芻粟意轉(zhuǎn)加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和子平悼馬
- 公誠上下通,和如奏笙簫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送范堯夫
- 夜歸燈下吟,寒蟲伴幽喧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山園
- 雞鳴桑下屋,牛臥雨中村。 -- 出自明·邊貢·沙河
- 青龍山下虎蹄新,玄武湖中躍錦鱗。 -- 出自明·邊貢·迎鑾曲(十首)
- 初七及下九,嬉戲莫相忘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孔雀東南飛
- 孤兒淚下如雨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孤兒行
- 緗綺為下裙,紫綺為上襦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陌上桑
- 白發(fā)時下難久居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東門行
- 云生巖下石,影落莓苔枝。 -- 出自宋·謝翱·鏟孟郊體七首
- 朝元閣下歸來燕,不見前頭鸚鵡言。 -- 出自宋·謝翱·過杭州故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