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在第3個字的詩句
下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今朝下簾坐,疏雨時一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寂寂
- 庭中下乾鵲,門外傳遠書,小印紅屈蟠,兩端黃蠟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酬曾學士學宛陵先生體比得書云所寓廣教僧
- 群鴉下空陂,黃犢鳴絕岸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子虡兼示子遹
- 老夫下床行躡履,稚子抱書坐持蓋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蒼檜
- 夕陽下平野,落葉滿荒街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晚寒自東村步歸
- 愿聞下詔遣材官,恥作腐儒常碌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融州寄松紋劍
- 沙鷗下拍拍,野鶩浮兩兩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游法云
- 珍禽下上鳴,迨及清潤時;豈惟侑我觴,亦以起我詩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園中雜詠
- 西子下姑蘇,一舸逐鴟夷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秋娘詩并序
- 西阡下柳塢,東陌繞荷塘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郡齋獨酌 黃州作。
- 高高下下中,風繞松桂樹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題宣州開元寺 寺置于東晉時。
- 鳧鵠下寒渚,牛羊歸遠村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陵陽送客
- 高樹下山鳥,平蕪飛草蟲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秋霽寄遠
- 燕雁下揚州,涼風柳陌愁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牧陪昭應盧郎中在江西宣州佐今吏部沈公幕罷
- 蜀道下湘渚,客帆應不迷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聞范秀才自蜀游江湖
- 悄悄下廉幕,殘燈火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鶴沖天·閑窗漏永
- 鴛衾下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洞仙歌·嘉景
- 空階下、木葉飄零,颯颯聲乾,狂風亂掃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傾杯·水鄉天氣
- 殘日下、漁人鳴榔歸去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夜半樂·凍云黯淡天氣
- 玉闕下,引見得入,赤松相對,四面顧望,視正焜煌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氣出唱
- 慊慊下白屋,吐握不可失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操·善哉行 其三
- 西陵下,風吹雨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蘇小小墓
- 王子下馬來,曲沼鳴鴛鴦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感諷六首
- 旗亭下馬解秋衣,請貰宜陽一壺酒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開愁歌
- 明朝下元復西道,崆峒敘別長如天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仁和里雜敘皇甫湜
- 今將下東道,祭酒而別秦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出城別張又新,酬李漢
- 續客下馬故客去,綠蟬秀黛重拂梳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夜來樂
- 月軒下風露,曉庭自幽澀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房中思
- 香風下高廣,鞍馬正華耀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春歸昌谷
- 白日下昆侖,發光如舒絲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日出行
- 漁童下宵網,霜禽竦煙翅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昌谷詩〈五月二十七日作。〉
- 脫身下邳世不知,舉國大索何能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張良
- 人間下筆不肯屈,鐵索急纏蛟龍僵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寄慎伯筠
- 獨龍下視皆陳跡,追數齊梁亦未遙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重登寶公塔復用前韻二首
- 不肯下兒童,敢言詆平津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東方朔
- 黃焦下澤稻,綠碎短樊蔬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還自舅家書所感
- 天書下東南,趣召赴嚴闕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孫叔康赴御史府
- 憑光下視罝網繁,衣褐紛紛漫回首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信都公家白兔
- 因君下南楚,書此示鄉園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入峽寄弟
- 因君下南楚,書此寄鄉園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入峽寄弟
- 放溜下松滋,登舟命楫師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陪張丞相自松滋江東泊渚宮
- 回瞻下山路,但見牛羊群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游精思觀回,王白云在後
- 半酣下衫袖,拂拭龍唇琴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聽鄭五□[心旁+音]彈琴①
- 奔流下雜樹,灑落出云天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湖口望廬山瀑布水
- 笙歌下鸞鶴,芝朮萃靈仙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奉和圣制謁玄元皇帝廟齋
- 都忘下流嘆,傾奪竟何如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南山下舊居閑放
- 能令下國人,一見換神骨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華山歌
- 眥血下沾襟,天高問無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董庶中古散調詞贈尹果毅
- 離人下憶淚,志士激剛腸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樂天聞新蟬見贈
- 迅瀨下哮吼,兩岸勢爭衡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始至云安,寄兵部韓侍郎中書白舍人二公,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