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在第3個字的詩句
下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松影下,散誕更無拘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望江南 同上
- 北風下庭綠,客鬢入霜華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歌頭·北風下庭綠
- 金鰲下瞰京口,舟楫避盤渦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歌頭 予既賦前篇,一日舉似京口郭義山
- ,上中下也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歌頭 丙戌夏四月八日,夜夢有人以三元
- 占上下壺天,中間隙地,鑿破莓苔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木蘭花慢 王彥立所居南齋,榜真隱,庭中新
- 鞭石下滄海,海內漸成空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水調歌頭 咸陽懷古,復用前韻。
- 夕陽下、笙歌人散,唱徹采菱新怨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永遇樂 至元辛卯春二月三日,同李景安提舉
- 空留下半江明月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落梅風·才歡悅
- 有時下武斷,快若髭赴鑷,哀我久宋聾,持此餉葛馌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賦示校員及諸生
- 撫劍下前庭。 -- 出自魏晉·曹叡·長歌行
- 屣履下高堂。 -- 出自魏晉·曹叡·樂府詩
- 上明下直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攄·贈石崇
- 承顏下風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大將軍宴會被命作詩
- 自彼下僚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從事中郎張彥明為中護軍奚世都為汲郡太守客
- 一舸下中流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蘭溪舟中
- 齊城下,即墨守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昌國君
- 靈吹下時神語寂,瓊樓高處曉寒多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齋和居世賞編修韻
- 大葉下如雨,西風吹我衣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秋懷詩五首
- 鳴鑾下紫霄,群仙集柏梁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擬古八首
- 夷王下堂王室卑,平王東遷春秋始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歷代傳授歌
- 上傳下授統如絲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子思
- 紫泥下詔,御墨猶香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懶瓚贊
- 流水下山非有意,片云歸洞本無心。 -- 出自宋·釋守凈·偈二十七首
- 不是下生遲,嫌佛不肯做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布袋贊
- 上短下長人莫笑,信緣披得便前行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上捺下挑猛如虎,蜂腰鶴膝不堪睹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角聲下譙門,歸步怯修嶺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次韻何吉老游金鑾寺
- {上艸下榮}{上艸下榮}者菊,九月初榮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初榮
- {上艸下爭}{上艸下爭}者梅,十月初榮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初榮
- 卓令下車宣漢詔,周王前籍訪箕疇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和富陽陳大夫禱雨有感韻
- 志不下人寧碌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孫莘老移知南京
- 況才下車初,貢者來未已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謝葉英州惠石山更托尋置絕品埏
- 柱腳下懸危踏軟,檐牙高豁巧銜空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登會稽蓬萊閣讀唐宋士大夫詩
- 逃身下降唐謫仙,襲姓前生漢丞相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賀德慶陳倅生朝
- 自能下學學箕裘,相期上對對冕旒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張行甫許舍五羊館俸之厚俯而就薄來晉康相親
- 靈之下,婉婉兮若倚兮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祀蠶先
- 百世下回首,高風立懦夫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吊落梅
- 竹日下清暉,林深一徑微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與曹學佺林古度過孔雀庵訪韞輝上人
- 顧瞻下方,逍遙從容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
- 神其下來,云車是承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
- 翩然下來,去未遽央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
- 疇惠下民,匪靈之休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
- 高臨下墮,降祉幅員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
- 高靈下隨,精意升聞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親享明堂二十六首
- 靈光下燭,協氣斯陳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親享明堂二十六首
- 敷佑下民,時帝之力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攝事十三首
- 何以下虔,二精有類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元符親享明堂十一首
- 貞馭下臨,儲休錫義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冬至孟春孟夏季秋四祀上公攝事七首
- 既臨下土,復歸于天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乾德以后祀感生帝十首
- 揚光下蠲,煜燁工門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朝日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