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在第11個字的詩句
下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清凈法身如雪瑩,肯來林下見孤芳。 -- 出自宋·蔣梅邊·檐卜花
- 金狄門前拜詔新,白龍臺下擁朱輪。 -- 出自宋·金暕·荔枝
- 公時提師出萬里,一伏門下無由緣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范資政移鎮(zhèn)杭州一百韻
- 定須籠材器所用,鳩斂天下無棄捐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范資政移鎮(zhèn)杭州一百韻
- 七度經(jīng)春不見梅,水邊亭下獨徘徊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賦得憶梅寄朱公美
- 共作師門湯餅客,早期庭下彩衣萊。 -- 出自宋·金履祥·三月十六日為某初度十九日又趙寅仲誕辰俱在
- 木美牛山手斧息,爛柯林下度長年。 -- 出自宋·金朋說·樂樵吟
- 白粉墻頭紅杏花,竹槍籬下種絲瓜。 -- 出自宋·君端·春日田園雜興
- 山南山北晚霞紅,須臾直下明珠宮。 -- 出自宋·柯氏·西湖樂
- 錦銹鋪張春色滿,小車花下麗人行。 -- 出自宋·況志寧·百花橋
- 仰告明君乞得身,不妨林下戴紗巾。 -- 出自宋·藍方·和龐學士
- 十載荒村共亂離,云龍上下憶追隨。 -- 出自宋·黎善夫·挽趙秋曉
- 春雨既過云未歸,春寒屋下人無衣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(quán)·次韻民瞻端禮二首
- 不信胸中橫太華,試從筆下看驚濤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(quán)·送表之
- 固是相門終出相,魯公泉下有英魂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(quán)·送公卷赴金陵
- 后院落花人不到,黃鸝飛下石榴陰。 -- 出自宋·李大力·句
- 忽思重看舊寰宇,驂鸞直下江淮濱。 -- 出自宋·李芬·送吳將軍元瑜
- 酒酣揮舞七星寒,金精圯下留素策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秋夜曲
- 曉去清明邊檄急,前旌高下亂山中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彥桓奉檄將行同飯素于龍泉寺
- 淮陰野外乞余食,留侯圯下收墮履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源水嘆
- 草坐麻衣今不見,獨來林下釣寒磯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謁詩僧慧益不遇
- 自省由苦此,況乃{上山下蟲}{上山下蟲}氓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感嘆二首
- 孫帝陵傍水最悲,蔣侯廟下月下遲。 -- 出自宋·李璉·題金陵雜興詩后十八首
- 莫是夷齊紀出身,又疑洛下見機云。 -- 出自宋·李龍高·鴛鴦梅
- 斷云托月天南東,夢魂初下蓬萊峰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竹宮長句
- 地近孤城水合流,天風吹下廣寒秋。 -- 出自宋·李叔達·舟中聞木犀
- 古寺蕭蕭愁思濃,檻荷高下望秋風。 -- 出自宋·李翔·鑒湖亭
- 鰲冠三峰碧海寬,云謠初下靄之蘭。 -- 出自宋·李虛己·次韻和內(nèi)翰楊大年見寄
- 且向花間行載酒,誰能窗下臥看書。 -- 出自宋·李至·再獻五章奉資一笑
- 小檜影中鋪硯席,矮槐陰下著茶鐺。 -- 出自宋·李至·夏日直秘閣
- 莫忘天津別君處,黃梅庭下半離披。 -- 出自宋·李中師·奉別堯夫先生承見留數(shù)刻漬梅酒磨沈水飲別聊
- 東村四面禾黍稠,欲下未下驚呼儔。 -- 出自宋·李自中·筼筜萬個黃雀每棲息其上一昔風雨颯至忽聞有
- 我欲攜書來此住,隱屏峰下弄云泉。 -- 出自宋·林方·題武夷
- 擊磬花邊禽醒悟,持經(jīng)窗下竹平安。 -- 出自宋·林昉·贈張高士
- 卻趁秋旻別九韶,扶胥直下聽風謠。 -- 出自宋·林光朝·再次前韻
- 石井靈蹤信不凡,一泓巖下碧深潭。 -- 出自宋·林栗·石井詩一首
- 惆悵故園歸未得,草荒籬下菊花叢。 -- 出自宋·林尚仁·秋日書懷
- 靈鳳山前花片飛,讀書窗下碧云棲。 -- 出自宋·林憲·丹丘書懷
- 芘民曾卻折額虎,供桃時下青茸猴。 -- 出自宋·林憲·梁源異松圖行為臺州趙別駕作
- 何處人家有三柩,髑髏山下合銷魂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光澤朱君挽詞四首
- 祖龍一出群儒怒,滔滔稷下如抽縷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丈人行答通平林簿
- 僵瑟樓前方悼往,吹簫臺下竟同歸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陳伯順夫婦挽詞
- 白鹿山頭云欲頹,峽門灘下水如雷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辛卯歲應舉過西峽渡
- 叫破殘花深處眠,麥斜巖下畢逋前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春晚招石門陳居士游麥斜巖破新茶因讀南華齊
- 萬歲是非同變滅,四維上下可思量。 -- 出自宋·林泳·雜述
- 應是廬江人不識,蟾宮遺下水晶樓 -- 出自·劉方·玉虛觀
- 曾到先生棲隱處,桐君山下好林泉。 -- 出自宋·劉琯·題清芬閣
- 淮雁南來斜作字,楚江東下直如弦。 -- 出自宋·劉渙·張楂翁自鳳陽還錢唐賦此以寄
- 菩薩像前開錦繡,老人星下爇旃檀。 -- 出自宋·劉季裴·壽鞏守
- 滿飲茅柴拚爛醉,踏歌社下自成腔。 -- 出自宋·劉汝鈞·春日田園雜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