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在第11個字的詩句
下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百年枯骨卻南返,雨花臺下開幽宮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穆陵行(并序)
- 喚起十年心上事,春風樓下賣花聲。 -- 出自宋·何應龍·清明
- 沙鳥詎知千載恨,日斜飛下立漁罾。 -- 出自宋·張弋·廣教寺
- 一夜鄉心生白發,越王臺下杜鵑飛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重過錢子愚園中用壁間韻(四月廿八日)
- 卻羨庭松饒古意,虬枝不下暮棲鴉。 -- 出自明·孫承宗·春懷六首
- 蕩寇重編歸漢里,和戎難下絕秦書。 -- 出自清·黃遵憲·和鐘西耘庶常德祥律門感懷詩
- 今古茫茫共誰語,越王臺下正黃昏。 -- 出自清·黃遵憲·羊城感賦六首
- 風篩乍似瑯玕寶,翔鸞飛下啄瑤墀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進瑞雪歌
- 忽報將軍親折簡,自來花下問青禽。 -- 出自近代·樊增祥·后彩云曲
- 王事私恩不共天,益都城下枕戈眠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聞山東消息三首
- 姑蘇臺前秋氣孤,五羊城下煙疏疏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王若水為畫秋江眾禽圖
- 稍待涼風吹木葉,老夫東下看滄溟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送王御史東海監散灶丁工本
- 宮柳初開一抹眉,武昌城下乍逢時。 -- 出自清·吳綃·楊柳枝詞
- 季布髡為奴,范睢乃是糞下兒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平陵東行
- 玉洞只愁仙隱去,洛陽花下不逢君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送蕭少府
- 下民抑何辜,天怒乃相罹,下民即有辜,天恕何至斯! -- 出自清·閻爾梅·滄州道中
- 慣住山中知鹿性,數行樹下識禽言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山莊閑居
- 血上眉頭凝赤月,路歧足下勒冥碑。 -- 出自近代·汪精衛·有惑一章
- 走遍莆陽隨處有,游觀天下見人論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壺山二首
- 樂軒辭說如直弦,外臺判下不改前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訟田行
- 即問世間誰見我,扁舟初下武陵溪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過武陵溪二首
- 自笑詩書冷無味,抱琴階下草萋萋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洛中寓居
- 雕鶚已逃榆塞險,煙波初下洞庭寬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雁
- 五山峨峨聳海心,海波上下隨升沉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海上五山歌
- 終約攜瓶訪師去,水邊松下嘯清風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寄天臺能上人
- 江草東西多恨色,峽云高下結層陰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宋玉
- 一水縈紆蕩夕霏,樵風上下燕參差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暮歸舟中
- 縱橫三千,得雋如奪矟,上下馳皇王,周旋騁禮樂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安道登茂材異等科
- 裴度樽前坐韓愈,趙成帳下立荀卿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寄元均
- 鳳凰饑憶玉山禾,鼓翅飛下玉山阿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待士臣道未至
- 甲兵百萬以為命,千里天下之腑腸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汴河
- 不以一郡喜為喜,喜憂天下公之公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喜雨上文相公
- 長虹如篆報雨來,云腳插下千里赤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次韻和元伯南樓避暑遇雨之作
- 入峽路盤深地底,出瀧船下半天中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句
- 峽束江盤天影隨,輕船雙下幾危機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昭州
- 時論已兼言責重,莫教天下笑虛名。 -- 出自宋·楊蟠·喜聞中丞包公稱職有書
- 暗水斜穿橘塢涼,回波直下藕塘香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偶題
- 二歌漁父壽杯寬,荊江亭下到臨安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荊江漁父竹枝詞九首和夔師□侍郎韻為荊師范
- 最愛石渠明月夜,清霜飛下老梅枝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李著作送行二首
- 十四年前楚水傍,碧油幢下拜輝光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六月寄鎮江馬侍郎大同
- 安得萬牛呼古柏,武夷山下白云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武陵道中元日自嘆
- 春入芳蘭喜氣濃,天風吹下慶重重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四伯父生日
- 群玉峰前罷校書,九華山下試題輿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五月七日乞池州添倅得請
- 此夜輪邊誰得句,一壺花下偶成中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又月出次韻
- 析木津頭排列宿,鰲山腳下走輕雷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元夕劉知錄招飲
- 小雅風流千古在,飛吟亭下此心降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別岳州
- 更踏深泥南內去,紫宸殿下進名歸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阜陵復土詣重華奉慰遇雪不勝哀愴
- 各自南來共北流,孤亭直下對中洲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八日泊故人亭觀二水合流處
- 翠壁丹崖云氣浮,故人亭下駐行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故人亭
- 白發故人來一別,卻歸林下看升平。 -- 出自宋·魏泰·荊門別張天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