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在第6個字的詩句
上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荷葉初浮水上錢,柳花飄盡岸頭綿。 -- 出自宋·何應龍·傷春
- 語得必傳天上事,摘來真是掌中身。 -- 出自宋·宋白·牡丹詩十首
- 野鶴忽來橋上立,山僧獨向水邊行。 -- 出自宋·張弋·舍州歲暮
- 笑指儂如江上月,團圓時少缺時多。 -- 出自清·方文·竹枝詞
- 身未拜官先上疏,如君真是報恩人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報恩人二首
- 倦倚繩床月上遲,自將橫竹向予吹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呂生吹笛作此別
- 御戎救旱無上策,言詞不足動君王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代書呈蘇易簡學士希寵和見寄以便題之于郡齋
- 寄語看花江上人,清明時節好來頻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馬益之邀陳子山應奉秦景容縣尹江上看花二公
- 花發吳淞江上村,隔花吹笛正黃昏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聞笛
- 鄰邦樹仇怨,上國肆爭競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賦得泰伯廟送倪元鎮
- 主人置酒江上屋,遠客哦詩水邊路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江上送高文起夫分韻得暮字
- 徒壁類司馬,上漏似原思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新得谿上茅屋
- 白頭總得溪上田,手腳生疏不能種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大醉后率爾(三首)〗
- 凍雨蕭條江上來,隨風沾灑氣幽哉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丙申三月一日北山雨望(時張士誠據吳)
- 夜泊潯陽江上沙,扁舟何處載琵琶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過潯陽
- 夜夢憑云忽上天,傾山倒海作龍淵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平陵東行
- 遙聽岳陽樓上笛,可能回首憶京華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送盛斯徵赴長沙
- 貞志寧忘陌上桑,同心共指西陵柏。 -- 出自明·徐禎卿·擬蕭子顯春別曲(四首。以下迪功五集)
- 萬里風聞海上兵,江南消息未分明。 -- 出自清·閻爾梅·訪姚文初于絳趺堂,遂哭現聞師
- 織不及匹機上賣,急償官租與私債。 -- 出自清·閻爾梅·采桑曲
- 麥畦綠照眼,上有青螺鬟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南歸詩十八首
- 掀翻了這名上紗,搗碎了那利下瓦,我這里風中來去由自家。 -- 出自近代·汪精衛·呈月
- 《第一書記上馬記》,絕世文章惹大波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懷張惟
- 切土全身盡上鍬,路探興凱水齊腰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贈徐介城
- 邈矣雙飛梁上燕,蒼然一樹雪中蕉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柬周婆
- 一擔乾坤肩上下,雙懸日月臂東西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挑水
- 整日黃河身上瀉,有時蘆管口中吹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割草贈莫言
- 記得蘇杭船上坐,一番醒眼詠詩章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九峰過重陽
- 君出觀池游上庠,長洲適值日同房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平江送連亨叟赴省
- 道理初從紙上求,因而處世得優游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閱世
- 忽到潯州江上飲,喜他風物近吾鄉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過桂平
- 好是炎天亭上宿,便為凈土國中生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宿清暉
- 晚向溪西岸上行,溪東一帶水為城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夜宿延平水東二首
- 下視十九章,上踵三百篇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讀白樂天集
- 下照平湖水,上繞幽人屋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孤山種桃
- 下去蒼生害,上除天子讎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古劍
- 憶得涼宵宿上方,靜吟閑話趣何長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寄凈慈寺悟真師
- 時聞適幽興,上閣望平湖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贈清曉師
- 行人憐怪狀,上漢采為槎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砌下老梅
- 郡北岐棘山,上有三湫池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赴郡之初尋屬愆亢有議舉舊典取湫水徵巫覡以
- 君看灼灼枝上英,半雜泥塵成落蕊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希言官舍種花
- 回澤騰麏{上鹿下加},滄洲叫鳧鴇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歲暮北亭懷子京宛丘二首
- 燕駿戎輸{上盡下貝},虞韶律應灰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季冬立春日侍宴垂拱殿契丹使預會
- 爭奈詔書催上道,談犀從此日生塵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次韻和資政吳育侍郎見贈
- 昔日白接{上四下離},時時詣諸習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游山簡習池
- 百尺空臺河上城,遠波虛籟助秋聲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晚坐觀風亭三首
- 遠推災異源,上究醒聞錯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安道登茂材異等科
- 磊磊王相才,上下包周漢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寄明復道
- 幽州恨未復,上書言可取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過魏東郊
- 禽巢一一鶴上下,冰殿掃灑迎群仙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次韻和酬真長對雪之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