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在第6個字的詩句
上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物外搜尋玄上玄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四仙韻 贈徐玄之
- 欲赴蓬瀛路上去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梅花引 贈眾師兄
- 戰戰兢兢,日上常恐生愆。 -- 出自元·譚處端·神光燦
- 設教東游海上來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金蓮出玉花 案調名即減字木蘭花 得遇行化
- 寶閣瓊樓山上聳,突兀巍峨千尺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無俗念 仙景
- 下士無邪正,上帝分優劣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望遠行 因旱,贈渭南王坦公醮上諸道友
- 賦得登樓懶上樓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南鄉子·憔悴寄西州
- 六印累累拜上卿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南鄉子·季子解縱橫
- 一片殘陽樹上明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小重山·一片殘陽樹上明
- 收取晉人腮上淚,千載后,幾新亭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江城子 游瓊華島
- 春風竹西亭上,拌淋漓、一醉解金貂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木蘭花慢 燈夕到維揚
- 比著當時江上,減容光,故人別后應無恙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【越調】小桃紅
- 不是蕪菁花上蝶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清平樂 歙郡清明 天下同文
- 下足扶胥江上雨,南薰。 -- 出自元·盧摯·南鄉子 寄廣東肅政使者欽公,兼贈別趙景山
- 只此人間天上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西江月·我愛西巖秀麗
- 都是人人心上來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減字木蘭花·頑愚不省
- 一氣清成要上天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減字木蘭花·同塵混世
- 飯罷東坡石上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道無情
- 行滿功圓朝上會,方顯男兒英杰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無俗念·冬寒夏暑
- 花顏國色草上塵,朽骨何堪污唇齒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題李易安書琵琶行
- 憶昔開元朝上皇,宮中賜食七寶床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題李太白觀瀑布圖
- 下則陳姬周,上復述軒皞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示呂生(有序)
- 置下綾羅身上穿,抬頭卻嫌房屋低。 -- 出自當代·金庸·玉如意所唱小曲(諷乾隆)
- 不是潯陽江上客,休聽琵琶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浪淘沙
- 燈影搖搖潮上急,歸來無計遣三秋! -- 出自·老舍·詩三律
- 聞君厭蜀樂上蔡,占地百頃無邊隅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丙申歲余在京師鄉人陳景回自南來棄其官得太
- 火里蓮花水上開,亂紅深綠共徘徊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河燈
- 下有厚地兮,上有蒼旻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四知嘆
- 舉世不我容,上作羲皇民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五斗粟
- 枉伐大安園上竹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侍中走
- 愧我不如樓上人,日日開窗看秋碧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劉尚質南樓題王舜耕山水圖
- 飛鳥亂隨天上下,歸人競指路西東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金臺夕照
- 買得長安擔上秋,南山只在屋西頭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九日盆菊盛開將出郭有作
- 雞鳴鼓角動,上馬各據鞍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擬古出塞(五首)
- 邊疆古有患,上將重興師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擬古出塞(五首)
- 回首西湖湖上水,一時和淚共東流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次王古直哭兆先韻柬方石(二首)
- 待學盤溪溪上老,松門雖設日常關。 -- 出自宋·白麟·游盤溪園亭二首
- 為是黃昏燈上早,驀然又覺斜陽好。 -- 出自·顧隨·蝶戀花 重陽寄君培
- 雨后苔痕欲上階。 -- 出自·顧隨·鷓鴣天 贈屏兄
- 典郡四旬書上考,闔門八口祀昭忠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次韻何廉昉太守感懷述事十六首
- 欲問大羅天上事,恐小姑群婢同驚訝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賀新郎 題錢楞仙同年玉堂歸娶圖二首
- 兩度歸帆溯上流,蕭蕭落木洞庭秋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失題四首
- 茂陵無仙骨,上帝下巫陽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擬古八首
- 不下但嗔機上叟,中庭猶有淚如泉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乙巳邵武建寧夜坐書呈諸公
- 無限少年心上事,半簾豆雨語寒螀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自哂
- 遙想白鷗江上路,蓼花楓葉雨霏霏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秋日即事五首
- 魚笛水寒江上晚,半叢豆葉雨纖纖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秋日即事五首
- 大綱一端正,上下合于一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夫差伍員
- 撩亂龍蛇掌上爭,罷來間掉四先生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張良四首
- 一聽芭蕉葉上寒,鼻頭倍益舊時酸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慕容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