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在第5個字的詩句
上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家本洞湖上,歲時歸思催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溯江至武昌
- 攀躋千仞上,紛詭萬形來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登總持寺閣
- 破墻時直上,荒徑或斜侵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郢城西北有大古冢數十觀,其封域多是楚時諸
- 故園從海上,良友邈天涯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南還以詩代書贈京師舊僚
- 仲尼在川上,子牟存闕下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焉
- 置陳北堂上,仿像南山前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題畫山水障
- 豈似龍山上,還同湘水濱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三月三日登龍山
- 日暮荒亭上,悠悠旅思多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旅宿淮陽亭口號(一作宋之問詩)
- 明日長橋上,傾城看斬蛟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雜曲歌辭·壯士行
- 酣歌高樓上,袒裼大道傍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武夫詞
- 故壘清江上,蒼煙晦喬木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登司馬錯古城
- 如今三山上,名字在真籍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游桃源一百韻
- 白日照其上,風雷走于內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客有為余話登天壇遇雨之狀,因以賦之
- 君言羅浮上,容易見九垠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有僧言羅浮事,因為詩以寫之
- 開從綠條上,散逐香風遠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柳花詞三首
- 貴人三閣上,日晏未梳頭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相和歌辭·三閣詞四首
- 采從碧海上,來自謫仙家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崔元受少府自貶所還,遺山姜花,以詩答之
- 幾年丹霄上,出入金華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郴州楊侍郎玩郡齋紫薇花十四韻
- 洛陽天壇上,依稀似玉京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奉送家兄歸王屋山隱居二首
- 偏宜曲江上,倒影入清瀾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終南秋雪
- 沙頭檣竿上,始見春江闊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雜曲歌辭·荊州樂二首
- 何如鳳池上,雙舞入祥煙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裴相公寄白侍郎求雙鶴
- 會書團扇上,知君文字工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湖州崔郎中曹長寄三癖詩,自言癖在詩與琴酒
- 鞏樹煙月上,清光含碧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李相公喜歸鄉國自鞏縣夜泛洛水見寄
- 境同牛渚上,宿在鳳池邊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奉和中書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韻
- 薄暮大山上,翩翩雙鳥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晚步揚子游南塘望沙尾
- 更將何面上春臺,百事無成老又催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陪崔大尚書及諸閣老宴杏園
- 今日池塘上,初移造物權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東川王相公新漲驛池八韻
- 光輝滿地上,絲管發舟中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牛相公留守見示,城外新墅有溪竹秋月,親情
- 人立寒沙上,心專眼悁悁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有獺吟
- 說什么天上夭桃盛,云中杏蕊多,到頭來誰見把秋捱過?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紅樓夢十二曲——虛花悟
- 五陵北原上,萬古青濛濛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
- 中庭井闌上,一架獼猴桃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太白東溪張老舍即事,寄舍弟侄等
- 忽如高堂上,颯颯生清風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祁樂歸河東
- 熊生尉淇上,開館常待客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敬酬杜華淇上見贈,兼呈熊曜
- 回瞻北堂上,金印已生塵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
- 故園伊川上,夜夢方山花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陳子歸陸渾別業
- 今朝兩鬢上,更較數莖多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嘆白發
- 驪姬北原上,閉骨已千秋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驪姬墓下作(夷吾、重耳墓,隔河相去十三里
- 遙知南湖上,只對香爐峰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張升卿宰新滏
- 青門酒樓上,欲別醉醺醺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羽林長孫將軍赴歙州
- 寂寂清溪上,空馀丹灶閑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尋少室張山人,聞與偃師周明府同入都
- 忽如江浦上,憶作捕魚郎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題金城臨河驛樓
- 遙知九原上,漸覺吊人稀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
- 若到銅臺上,應憐魏寢荒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鄭少府赴滏陽
- 綺席流鶯,上下長相逐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蝶戀花·翠苑紅芳晴滿目
- 閑愁一點上心來,算得東風吹不解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玉樓春
- 芳草隨人上古城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減字木蘭花·年來方寸
- 枕前前事上心來,獨自個、怎生睡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一落索·小桃風撼香紅碎
- 不知不覺上心頭,悄一霎身心,頓也沒處頓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怨春郎·為伊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