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在第4個(gè)字的詩句
上在第四個(gè)字的詩句
- 愛風(fēng)巖上攀松蓋,戀月潭邊坐石棱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香山寺二絕
- 龍門原上土,埋骨不埋名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故元少尹集后二首
- 欲入池上冬,先葺池中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葺池上舊亭
- 不知池上月,誰撥小船行?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六月三日夜聞蟬
- 留連池上酌,款曲城外意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張常侍池涼夜閑宴贈(zèng)諸公
- 洛陽堰上新晴日,長夏門前欲暮春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洛陽堰閑行
- 恬和臺(tái)上風(fēng),虛潤池邊地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夢得洛中早春見贈(zèng)七韻
- 自問波上萍,何如澗中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鄧州路中作
- 毛公壇上片云閑,得道何年去不還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毛公壇
- 靜得亭上境,遠(yuǎn)諧塵外蹤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楊穎士西亭
- 洛陽陌上春長在,惜別今來二十年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洛陽春
- 凌煙閣上功無分,伏火爐中藥未成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酒甕呈夢得
- 碧氈帳上正飄雪,紅火爐前初炷燈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夜招晦叔
- 黃河岸上白頭人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別陜州王司馬
- 小桃閑上小蓮船,半采紅蓮半白蓮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看采蓮
- 百尋竿上擲身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贈(zèng)牛思黯
- 不愁陌上春光盡,亦任庭前日影斜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任老
- 相思夕上松臺(tái)立,蛩思蟬聲滿耳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李十一東亭
- 洞房門上掛桑弧,香水盆中浴鳳雛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詩見示因以二絕和
- 那將薤上露,擬待鶴邊云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不如來飲酒七首
- 就荷葉上包魚鲊,當(dāng)石渠中浸酒瓶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橋亭卯飲
- 羅幃送上七香車,寶扇迎歸九華帳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洛陽女兒行
- 颯颯松上雨,潺潺石中流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自大散以往,深林密竹,磴道盤曲四五十里至
- 長驅(qū)塞上兒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李陵詠
- 羅帷送上七香車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洛陽女兒行 ( 冊4 卷125 頁1258a)
- 晚鐘鳴上苑,疏雨過春城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待儲(chǔ)光羲不至
- 兼負(fù)松上月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留別山中溫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縉
- 青苔石上凈,細(xì)草松下軟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戲贈(zèng)張五弟諲三首(時(shí)在常樂東園,走筆成)
- 離人堂上愁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羽林騎閨人
- 楊花飛上路,槐色蔭通溝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歸郡應(yīng)制
- 青青山上松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新秦郡松樹歌
- 自稱天上玉女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魚山神女祠歌
- 猶聞隴上客,相對哭征西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
- 青門臨上路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奉和圣制御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賢詩應(yīng)制
- 商山原上碧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奉和圣制御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賢詩應(yīng)制
- 黃龍戍上游俠兒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榆林郡歌
- 商山原上碧,浐水林端素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奉和圣制御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賢詩應(yīng)制
- 烹葵邀上客,看竹到貧家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晚春嚴(yán)少尹與諸公見過
- 悲哉世上人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贈(zèng)李頎
- 忽佐江上州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韻
- 拜手辭上官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陸員外
- 奉迎從上苑,祓禊向中流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三月三日曲江侍宴應(yīng)制
- 大羅天上神仙客,濯錦江頭花柳春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王尊師歸蜀中拜掃
- 能賦屬上才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和使君五郎西樓望遠(yuǎn)思?xì)w
- 漁商波上客,雞犬岸旁村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早入滎陽界
- 輕舸迎上客,悠悠湖上來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輞川集·臨湖亭
- 忽佐江上州,當(dāng)自潯陽下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張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韻(走筆成)
- 長驅(qū)塞上兒,深入單于壘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李陵詠(時(shí)年十九)
- 爭將世上無期別,換得年年一度來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七夕
- 湘江竹上痕無限,峴首碑前灑幾多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