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在第4個字的詩句
上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往來川上人,朝暮愁灘闊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游龍門分題十五首·八節灘
- 朝看樓上云,日暮城南雨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擬玉臺體七首·雨中歸
- 夜深樓上撥書眠,天在欄干四角邊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四絕
- 宋都堤上十二亭,一一飛驚若鸞鳳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南都新亭行寄王子發
- 賻喪從上宰,歌挽出群仙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永壽縣君挽詞二首
- 買舟江上辭公去,回首蓬萊夢寐中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別程公辟給事
- 文書幾上須髯變,鞍馬塵中歲月銷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春日寓直有懷參寥
- 誰知人上杰,聊作吏中循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酬陳傳道
- 青青陵上姿,獨汝森自若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南京妙峰亭
- 春風天上曾揮翰,遲日江邊獨杖藜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文英閣二首
- 勸解冠上纓,一濯含風漪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奉酬丹元先生
- 飛來峰上塔,然蜜奉慈觀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觀寶林塔張燈次胡瑗韻
- 山浮海上青螺遠,天轉江南碧玉寬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廣陵五題其二次韻子由題平山堂
- 木蘭船上動江水,不覺鴛鴦帶波起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秋興九首其五擬李白
- 無雙亭上傳觴處,最惜人歸月上時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蔡子駿瓊花
- 兩輪苕上駕,百仗剡中牽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次韻莘老
- 蔡經背上痕猶在,更念麻姑指爪無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戲云龍山人二絕
- 華夷圖上應初錄,風土記中殊未傳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南省轉牒欲具江國圖令盡通風俗故事
- 荷擔西上書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精微篇
- 須若山上松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盤石篇
- 風流心上物,本為風流出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菩薩蠻·玉纖彈處真珠落
- 咸陽橋上雨如懸,萬點空濛隔釣船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咸陽值雨
- 磧南沙上驚雁起,飛雪千里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蕃女怨·磧南沙上驚雁起
- 錢塘岸上春如織,淼淼寒潮帶晴色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相和歌辭·堂堂
- 野梅江上晚,堤柳雨中春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和段少常柯古
- 卜得山上卦,歸來桑棗下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燒歌
- 魚鹽橋上市,燈火雨中船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送淮陰孫令之官
- 曉峰眉上色,春水臉前波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巫山神女廟
- 狼煙堡上霜漫漫,枯葉號風天地干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遐水謠
- 錢唐岸上春如織,淼淼寒潮帶晴色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堂堂曲
- 夜深池上歇,龍入古潭中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題蕭山廟
- 不應江上草,相與滯王孫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春初對暮雨
- 百花洲上尋芳去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定風波·羅綺滿城春欲暮
- 何如天上星,汩汩波濤里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落星寺
- 秋風海上憶神交,江外書來慰寂寥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得李四宗易書
- 無功可上凌煙閣,留取云山靜處看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道士程用之為余傳神因題
- 菊分潭上近,梅比漢南遲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獻百花洲圖上陳州晏相公
- 星辰居上相,鼓吹燕中軍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寄題許州錢相公信美亭
- 岳陽樓上月,清賞浩無邊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送韓瀆殿院出守岳陽
- 平看月上早,遠覺鳥歸遲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蘇州十詠其三·洞庭山
- 密密天上語,忽忽人間有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滕子京以真籙相示因以贈之
- 鴥彼沙上鷗,皎皎霜雪明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馴鷗詠
- 云壇共上百神清,碧塢紅霞相照明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和魏介之同游玉仙壇
- 登臨江上寺,遷客特依依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過馀杭白塔寺
- 送君直上青霄去,行看歸乘駟馬車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送饒州董博士
- 雅知堂上居,宛得山中情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歲寒堂三題其一·歲寒堂
- 西池月上人歸後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漁家傲·楚國細腰元自瘦
- 家人拜上千春壽,深意滿瓊卮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少年游·芙蓉花發去年枝
- 紫微枝上露華濃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望仙門·紫薇枝上露華濃
- 萬年枝上凝煙動,百子池邊瑞日長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