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在第3個字的詩句
上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攜手上云天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巫山一段云 道友堅留住冬圣地,西北有缺,
- 穩步上高岑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巫山一段云 攜杖上禪房山
- 修真上士,更于何處尋覓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無俗念 通仙觀作
- 遙江上月素珠吐,嘉樹弄景癡龍擎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秋夜與子充論文退而賦詩一首因簡子充并寄胡
- 披肝上疏留至尊,乘輿不顧東南巡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題宗忠簡公誥(王黼時為少宰,署名誥上)
- 黃魚上得青松樹,阿儂始是棄郎時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越歌(八首。約楊推官同賦)
- 地球上古文明祖國有四:中國及印度、埃及、小亞西亞是也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二十世紀太平洋歌
- 著名上代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攄·贈歐陽建
- 昔在上代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答兄平原詩
- 仍世上司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答兄平原詩
- 耀穎上京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答兄平原詩
- 徼福上天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答兄平原詩
- 道合上玄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從事中郎張彥明為中護軍奚世都為汲郡太守客
- 誰撫上軍。 -- 出自魏晉·陸云·答吳王上將顧處微詩
- 怒髪上沖冠。 -- 出自魏晉·盧諶·覽古詩
- 行行上劍閣,勉強踵不前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憶山送人
- 侯歸上天多舊伍,羽為前驅飛后拒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五丈原
- 神光上騰接煙靄,挾子攖珠浴滄海。 -- 出自宋·卜祖仁·陳山龍湫
- 白頭上峓歷群蠻,展轉亡張又失關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蜀先主
- 一日上天沾五鼎,依角蜚粟度龍門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主父偃
- 鞠躬上文石,諄諄正心語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朱文公
- 趙州上樹安身法,多少傍人眼搭{嗤口換目}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頌古十八首
- 攜家上崔嵬,法席為宏開。 -- 出自宋·釋寶印·偈頌十五首
- 面皮上刮得霜,枯骨里敲出髓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五日上堂,朝朝入室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香嚴上樹,住住住住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頌古三十三首
- 不進上不,大千沒遮護。 -- 出自宋·釋守凈·偈二十七首
- 雪水上來,討甚巴鼻。 -- 出自宋·釋守凈·偈二十七首
- 花影上欄吟未穩,東風空倩蝶飛來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春日湖上五首
- 誰將上下樓臺月,化作金蓮一夜花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元夕
- 和暖上元天氣,是處笙歌動地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今日上元令節,雨意連綿未歇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扶人上樹,推人下井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仰山上元令節,笙歌且靠一壁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聞得上方鐘皷動,又添一日在浮生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初分上下順陰陽,草木浮生地久長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神仙上界道清虛,那個何親那個疏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相攜上層崗,出戶畏深阱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次韻何吉老游金鑾寺
- 尋侖上層崗,隨沖出高原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檢田
- 湖光上下天水融,中以日月分西東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岳陽書事
- 低昂上下如桔槔,頃刻性命輕鴻毛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過錢塘江迎潮
- 眼看上流沒高樹,下流屋廬渺無處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甲申大水二首
- 皇天上無極,后土深莫涯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貞女篇
- 適分上帝符,來守真陽壘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謝葉英州惠石山更托尋置絕品埏
- 融結上鬢須,愈白愈清絕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壽廣東帥潘直閣
- 挑動上人熟機關,潮音激越箭鋒疾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江西瑞上人至南海袖詩相過
- 殊覺上藍今勝踐,少分前輩舊風流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壬戌仲春隆慶因老留上藍與璉老往還余續至相
- 鄰雞上樹宿,水鶴傍人鳴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社西村(四首)
- 晴光上柳條,結伴戲花朝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西湖春游詞七首
- 牧豕上林苑,逃耕蒙山陲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秋日雜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