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在第13個字的詩句
上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丹無九轉如方士,政有三官出上林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廣中二首
- 小攜樽酒作清游,行到方壺最上頭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題高遠亭一首
- 小臣試草中興頌,準擬還京奉上皇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九日有感一首
- 天家行樂少人知,龍眠屬從天上歸。 -- 出自宋·王叔簡·題李伯時飛騎習射圖
- 輕煙飛絮漢中道,白葦黃茅渭上屯。 -- 出自宋·王素·重修山河堰
- 墻低城小不難破,賊箭如棚城上過。 -- 出自宋·王陶·有竇復者世居鎮戎能道邊事
- 前言在耳不應忘,秋向南坡歷上方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問訊吉父六首
- 后房彩女弓鞋窄,持得金蓮案上開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以酒餉谹父蒙以絕句為謝因次韻并敘送行這意
- 朝來一掃窮陰處,先照群峰最上尖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雪晴
- 胡兒弓射燕陲月,漢將心馳海上山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吳朝議
- 無心已盡世間義,舉足不隨天上尊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游天圣邂逅正師知藏作詩贈之
- 有人志業堅如此,那不流傳世上名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張文彥所寄二絕
- 誰憐老子風前興,為遺中郎醉上舟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徐思遠出示月夜登樓詩句法甚高不類平生語幸
- 平生但飽主人飯,身后空傳世上名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寶覺師畫少陵像用筆其簡伯氏稱賞之因戲為長
- 試看一路爭先著,何異三乘占上機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方丞觀棋詩兼戲戎琳二僧
- 鮮鮮魏女履下履,粲粲真妃冠上冠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方智善兩色梅
- 不知何計脫鋒铓,三十六中居上策,臨春結綺迷仙處,晉王只用陳船渡,車書從此稍通當,無乃培根偶堅固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題長興陳朝檜
- 后生它日思風范,只向傳銘石上看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挽玉山詹教授
- 笑談已了關中事,慷慨還成灞上行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庸齋薛微之里居時與仆為莫逆交亂后寓洛西時
- 前溪雨后渾通路,荒戍人歸不上關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從伯氏攜稚孺游保慶即事
- 會因率集轉殷勤,掃徑寬迎陌上春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雪中赴季文集
- 夜歸猶隔溪橋水,不記重門欲上關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新隱四首·南峰
- 官供粥飯是官身,一歲三逢陌上春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予寓家龜溪賦廩郡故事郡將始至及其將行皆一
- 三君八俊俱鄉秀,穩步天津最上頭。 -- 出自宋·王正功·嘉泰改元桂林大比與計偕者十有一人九月十六
- 端門五夜開黃幄,月在蓬山項上頭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宮詞
- 長生殿裹更闌后,乞巧樓前月上時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宮詞
- 君王德惠施天下,甘露偏於柳上多。 -- 出自宋·王仲修·宮詞
- 錦袍先生乘一舸,此處恍然天上坐。 -- 出自宋·王子昭·詠練川
- 誰知騷雅尋芳客,寂寞東風馬上歸。 -- 出自宋·危固·廣福院
- 故園花柳應依舊,萬里歸思獨上來。 -- 出自宋·衛博·春日書懷
- 人間無處避炎蒸,身在瑤臺最上層。 -- 出自宋·衛涇·壽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合端午帖子
- 驅車遙指崳峰去,峰在瀟江最上頭。 -- 出自宋·文有年·題澹山巖
- 青山踏破無扃鐍,何地堪逃世上塵。 -- 出自宋·文有年·題澹山巖
- 多留姓字溪邊石,慣見旌旗隴上云。 -- 出自宋·翁逢龍·祈雪
- 雪銷鳷鵲御溝融,燕見殊恩綴上公。 -- 出自宋·吳充·召赴資政殿聽讀詩義感事
- 人情不似溪流水,不改當時枕上聲。 -- 出自宋·吳光·句
- 若非倚賴東風力,安得憑虛直上來。 -- 出自宋·吳沆·臨高臺三首
- 路從瓊液山前過,人在水晶宮上行。 -- 出自宋·吳珩·千頃山
- 湖波鱗鱗織成縠,翠蓋紅幢機上簇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西湖曲
- 客邊有酒身無事,日日一來湖上看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辛酉秋在京殊久日一到湖上
- 水光月色梅邊客,今夜會盟江上樓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浙江姚樓觀水月
- 玻璃萬頃海天秋,相國如居天上頭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見劉后村先生
- 地靈自古稱多士,人物當今列上流。 -- 出自宋·吳龍翰·見劉后村先生
- 稻粱平地寇難防,到處搬為塞上糧。 -- 出自宋·蕭澥·紹定庚寅紀事
- 金房開達皆名州,盛山更在天上頭。 -- 出自宋·謝諤·句
- 猿驚鶴訝知吾意,欲醉雙巖堂上春。 -- 出自宋·謝伋·寄曾使君
- 轉頭已失來時路,過眼猶憐水上舟。 -- 出自宋·謝墍·題沖佑觀
- 時歌一曲青山里,便是春風陌上聲。 -- 出自宋·熊蕃·御苑采茶歌十首
- 至誠感格合天意,露零青松真上瑞。 -- 出自宋·徐某·句
- 溪涸舟膠挽不去,舍舟行行溪上路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張家渡買魚